第425部分(第3/4 頁)
。若妹妹不願,此事就此作罷,只是苦了兩國百姓。”說罷孫權便偷眼看著孫尚香的反應。
孫尚香是個直脾氣,並沒有孫權那麼多花花腸子,她一聽是司馬懿的計策,心情好了一些。畢竟司馬懿和自己無親無故,利用自己去殺南燁也無可厚非,只要這毒計不是兄長孫權所出孫尚香就不難過。
稍稍平復心情之後,孫尚香哽咽道:“兄長所言之事小妹願往,國師如若不納,小妹也願暗中燒糧,只是刺殺國師卻萬萬不能。”
孫權聞言大奇道:“這是為何?”
孫尚香道:“有道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父親亡故多年,小妹婚事由兄長做主也是正理。國師若納小妹,小妹便是南家人,理當心向夫君,豈能再行刺殺之事?國師不納小妹,小妹還是孫家人,為兄長燒糧自無不可,縱然身死也心甘情願。”
孫權本也沒指望孫尚香能殺了南燁,只要讓南燁退兵,孫權就已經很滿足了。假如南燁納了孫尚香,那就是接受了求和,自然會退兵,反之孫尚香燒了南燁糧草,南燁也會退兵,左右孫權都不吃虧,急忙點頭道:“如此甚好!我這就命人準備前去提親,妹妹也一同前往。”說完之後孫權又補充道:“此事妹妹切勿令母親得知,否則此事難矣!”
孫尚香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她此生心儀敬佩之人唯有南燁,性情剛烈的孫尚香已經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此行南燁若納她便罷,若是不納,孫尚香也不想活了,所以她才答應孫權燒糧的請求,自然也不願讓母親擔憂。
孫權見孫尚香答應,急忙命人下去準備,令呂範為求和使者,孫尚香侍女為護衛,禮物之中多備香油蠟燭為引火之物。
呂範領命收拾行裝,帶士卒百人為挑夫,身穿綵衣搬運禮物,敲鑼打鼓。孫尚香領百餘侍女,皆穿大紅,人人騎馬帶劍,跟隨呂範直往南燁營中而來。
南燁營中守軍見一隊人馬披紅掛綠吹吹打打而來,不由面面相覷。雖然南燁軍中紀律極嚴,從不傷及百姓無辜,更無燒殺姦淫之事,可是尋常百姓見兩軍交戰也都躲的遠遠的,更不可能在戰場上出現迎親娶媳婦的隊伍,這讓眾士卒十分奇怪,都聚在營門向外打量。
高順恰巧巡營到了寨門,見有士卒聚在一處,便上前呵斥道:“你等不用心訓練,聚在此處作甚?”
那些聚在營門計程車卒皆是訓練完畢正在休息,這才有閒暇來看熱鬧。不過當著高順這個鐵面將軍,沒有一人敢出言辯解,全都縮著腦袋四散而去。別人都走了,真正把守營門計程車卒可不能走,見高順發問便答道:“遠處有一支娶親隊伍,眾人這才來看。”
不用士卒解釋,高順也見到了呂範的人馬,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這支人馬竟然往大營方向而來,高順乾脆站住不走,想要看看這隊人馬究竟要做什麼。
呂範來在營前下馬,見南燁寨中士卒嚴整暗暗心驚,一邊思考說辭一邊往營門而來。高順見這些人果然是往大營而來,便示意守門士卒上前詢問。
兩名守寨士卒攔住呂範問道:“你等是何人?往營中何事?”
呂範見兩名士卒口氣挺衝也不生氣,笑著拱手道:“我乃東吳使臣呂範,字子衡,今日為求和而來,還請代為通稟國師。”
高順一直在後面看著,聽呂範為求和而來便上前問道:“子衡先生既來求和,為何帶來許多人馬?”
呂範一看高順穿戴甲冑,便知是軍中大將,於是更加客氣,拱手道:“不知這位將軍如何稱呼?”
高順還禮道:“某乃高順!”
呂範道:“久聞高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不瞞將軍,此次某來,一為求和,二為作媒。我主孫仲謀有一妹,生的國色天香,欲獻與國師為妾,永結姻親,化干戈為玉帛。我身後皆是陪嫁禮物,將軍莫要多心。”
高順一聽呂範前來做媒還真不好阻攔,他看了一眼呂範身後人馬,但凡男子皆抗抬禮物未帶兵器,侍女雖然佩劍,高順也沒放在眼中。他命守門士卒清開拒鹿,開啟寨門,而後對呂範道:“先生請先隨我入營歇息,再容我稟明國師。”
呂範沒想到高順的權利還不小,便跟隨高順入營。高順雖說放人入營,卻也不是毫無提防,他將呂範一行引到營中操場空地等候,周圍皆是南漢士卒包圍。高順暗中囑咐士卒小心防範,這才到帥帳報告南燁。
南燁正在帳中與郭嘉、龐統閒談,就聽高順來報,東吳孫權獻妹求和。南燁聞言一愣,不由看向兩位謀士問道:“孫權這是何意?”
龐統笑道:“此必是孫權退兵之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