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1/4 頁)
張飛有時候確實莽撞,可這並不代表張飛傻。曹軍有了防範又佔據地利,這次偷營之計明顯失敗。張飛毫不戀戰,果斷下令撤軍。這一仗張飛雖然沒有指揮失誤,但還是讓數百名士卒將生命留在了山坡之上。
有了這試探性的一仗,張飛便不再強攻營寨,而是選擇在山下搦戰。曹彰也知道了張飛厲害,多置擂木炮石,堅決堅守不戰,兩軍就這樣山上山下僵持起來。
第五十九回 孫曹合兵破劉備 南燁應約討孫權(4)
曹彰雖說免戰牌高懸,對張飛避而不戰,可是這並不代表他不想戰勝張飛。與之相反,曹彰十分想透過戰勝張飛,再一次證明自己。陣前鬥將的結果已經讓曹彰認識到單打獨鬥絕非張飛的對手,可是鬥兵的話曹彰同樣沒有優勢,要勝張飛似乎只剩下鬥智一途。
張飛有勇無謀是出了名的,可惜曹彰自己也不以智謀見長。曹彰冥思苦想了數日也無妙計,不得已只好求助於蒯越。
蒯越在出徵之前也得了司馬懿的囑咐,知道這一仗引出張飛就算功成,至於後面的事全都交由曹彰決斷,這對年輕的曹彰來說是一種難得的鍛鍊。正因如此,蒯越這幾日並沒有急於獻計,反而坐等曹彰思考。對於蒯越來說,這場仗已經贏了,接下來只要保證曹彰安全便可,輸贏都無所謂。
當曹彰找到蒯越的時候,蒯越正在營中看書,顯得十分清閒。求勝心切的曹彰可不知道蒯越已然不在乎輸贏,只把眼前的戰事當成讓曹彰練兵。看到蒯越如此自在,曹彰第一感覺就是蒯越成竹在胸,於是行禮問道:“張飛在山下搦戰多日,我等雖立於不敗之地,可要想取勝也殊為不易。敢問蒯先生可有良策破敵?”
蒯越見曹彰虛心求教不由暗自點頭,能不恥下問求教於人,這說明曹彰又有長進。打仗不是打架鬥氣,曹彰想憑自己的勇武智慧戰勝張飛,這種精神可嘉,但是在戰場上卻不值得提倡。兵者詭道也,戰陣交鋒就該無所不用其極,天時、地利、人和,能用的都用上才是帥才。放著謀士不用,自己冥思苦想,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這幾日蒯越看似清閒,其實腦子裡並沒閒著,開口便問曹彰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殿下可知敵將否?”
曹彰點頭道:“張翼德勇武更勝於我!”
蒯越循循善誘,笑問道:“還有呢?”
曹彰想了想,便搖頭道:“我卻不知”
蒯越道:“張飛雖有勇名,但其人脾氣暴躁,嗜酒如命,屢屢飲酒誤事。殿下何不誘其飲酒,而後再以言語激之。張飛若受激來攻,必然損兵折將。待其士卒傷亡過半,或酒醉不醒之時,殿下出兵,定可一戰而勝。”
曹彰聞計大喜,躬身謝過蒯越之後,便在山頭聚士卒飲酒。一邊飲酒,一邊大吹大擂,訴說自己如何勇武,又辱罵張飛膽小,不敢攻山。
張飛本在山下搦戰,見曹彰如此,不由怒氣攻心,與軍士一同破口大罵。曹彰在山上不以為意,一面飲酒一面與張飛對罵,只是不出。
不知道是因為酒精可以刺激靈感,還是曹彰繼承了一些曹操的文采,罵起人來十分尖酸刻薄,氣得張飛在山下哇呀呀怪叫,恨不得將罵陣的祖宗南燁請來與曹彰對罵。
張飛罵不過曹彰,氣得急了便驅軍士上山。結果山上擂木炮石打將下來,張飛士卒死傷慘重,張飛只好又退了下來。張飛無計可施,乾脆便學山上曹彰每日飲酒,而後坐于山前百般穢罵,曹彰則在山上與張飛對罵。雙方士卒也都化身為罵街潑婦,一時間兩軍陣前汙言穢語不絕於耳。
樂平郡守見張飛整日飲酒,每每大醉而歸,憂心忡忡。便道軍中勸張飛道:“三將軍切莫飲酒誤事,小心提防曹彰。”
帳中的張飛見了郡守收斂醉態道:“你看俺哪裡醉了?此乃俺之計謀,你只管送酒便是。”
郡守也不知張飛是真有計還是假有計,可是他卻必須聽張飛排程,於是將城中佳釀一百甕,裝了十車,送到軍前供張飛飲用。
張飛見酒大喜,抱起一甕來到陣前,對山上喊道:“曹彰小兒,不敢下山來與俺交戰,可敢與俺斗酒否?”
曹彰就盼著灌醉張飛,何況他自己酒量也不差,便也抱著一個酒甕對山下道:“這又有何不敢?我等共飲此甕。”說罷端起酒甕,“咕咚咚~”就往下灌,飲酒如喝水一般。
張飛見狀哈哈大笑道:“痛快!痛快!”說罷便與曹彰對飲。
一甕酒很快便見了底,縱然曹彰酒量驚人,也有些暈乎。可他還是挑釁道:“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