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第3/4 頁)
大怒,命霹靂車攻城。不過晉陽城高牆厚並非一時可破,馬超便與曹軍僵持在此。
魯肅得知馬超與晉陽曹軍開戰大喜過望,乾脆退出幷州戰場,率領兵馬繞過晉陽往兗州而行。
曹休的信使日夜兼程來到鄴城,將馬超兵馬圍城之事報知曹丕。曹丕聞聽大驚失色,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第六十回 戰東吳南漢揚威 驅曹魏中原一統(7)
鄴城大殿之上,曹魏文武一個個愁眉不展,曹丕同樣心事重重。原本曹丕打算助強攻弱,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沒想到馬超如此囂張,還沒與東吳分出勝負便開始攻打晉陽,如此一來曹丕就算想投靠南燁稱臣都不行了。
司馬懿自然看出了曹丕的為難。他之前定計之時也沒想到南燁不按常理出牌,在東吳未滅的情況下便與曹魏爭鋒,這簡直就是逼著東吳、曹魏聯手。在司馬懿看來,南燁拉一個打一個才是上策,攻東吳卻不與曹魏交惡是中策,同時招惹東吳、曹魏是下下之策。司馬懿也不明白南燁為何會出如此昏招。
南燁假如知道司馬懿的想法肯定會笑出來。從南燁的角度看,不論是曹丕還是孫權都是自己對手,而且還聯手打跑了劉備,南燁當然把東吳、曹魏當作一夥,根本沒想到曹丕能向自己稱臣。再說就算曹丕稱臣南燁也不打算接受,他可不想在境內留下一個隨時會反叛的國中之國。
司馬懿考慮了一番之後出班道:“陛下,南燁既然不留情面要與我等交戰,那陛下也不用再等,還是早發人馬與東吳合兵為上。”
曹丕也知道此時別無他法,便問司馬懿道:“司馬都督可是往幷州退敵?”
司馬懿搖頭道:“如今幷州可否守住已然無關緊要,能退南燁之兵才是根本所在。依我之計當盡起大軍往揚州退敵。南燁三路人馬來攻,只要擊敗南燁一路,其餘兩路不戰自退。若等南燁兵馬三路合一,我等再無勝理。”
曹丕聞言點頭稱善,命司馬懿為帥,曹彰為先鋒,曹純、曹真為大將,起兵二十萬去助孫權抵擋南燁之兵。
卻說黃忠一路兵進豫州正遇呂蒙統兵。呂蒙聞之黃忠兵來,對麾下眾將道:“南漢軍馬只有十萬,分兵守備不如全力而攻。諸位將軍以為如何?”
潘璋道:“黃忠一年老匹夫,不足為懼,我當擒之。”董襲等將也紛紛叫好。
呂蒙見眾將皆無異議,便選一地勢開闊處排布軍陣,連營數里。黃忠見呂蒙列陣迎敵,便也安營紮寨。
兩軍對圓之後黃忠出馬道:“國師天兵到此,呂將軍若識時務,何不早降?”
呂蒙出馬道:“我事吳,你事漢,各事其主。南燁犯我疆土乃我國仇敵,我又豈能降你?”
黃忠道:“此地原是劉豫州所有,你等奪之。國師今日為劉豫州報仇而來,你反怪國師侵你疆土豈不可笑?國師征戰未嘗一敗,勸你早降與我,否則後悔晚已。”
呂蒙冷笑道:“國師未曾一敗,你黃忠老匹夫又有何能?我受陛下大恩,唯有死戰而已,老匹夫不必費力說詞。”
黃忠聞言大怒,便要上前交戰。不過未等黃忠出馬,身旁便激起一員小將,正是黃敘。只見黃敘拍馬而出,掄刀便砍呂蒙。
潘璋見黃敘出馬也從呂蒙背後殺出來戰黃敘。潘璋輕視黃敘是員小將,本沒放在眼中,可是一交手才知道黃敘手中大刀的厲害。黃敘武藝得了黃忠真傳,雖然因為幼年時體質較弱力量沒有練到頂尖,可是也有一流武將水準,潘璋根本不是對手。
兩人交手三十餘合,潘璋漸漸落了下風。便在此時一陣狂風颳過,戰陣之上捲起一片沙塵,黃敘、潘璋二將都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敘兒小心!”一聲大喊從黃敘背後響起,黃敘不用回頭也知道是觀陣的父親出言提醒。此時黃敘也聽到風聲中有一絲異樣,本能的側身一閃,一支羽箭擦著黃敘臂膀而過,在鎧甲上蹭出一串火星。
黃敘也是用箭的行家,自然能判斷出射箭的方向。他順著箭矢來路一看,便見一將擎弓隱藏在門旗之下,顯然剛才那一箭就是他射的。
馬忠乃是潘璋部將,他見潘璋久戰黃敘不下,便趁著風起想要暗箭傷人,不料被箭神黃忠一語道破。馬忠的臉皮也夠厚,見黃敘朝自己望來非但沒有羞慚之色,反而掛弓提槍飛馬上陣,與潘璋雙戰黃敘。
黃敘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氣得大罵道:“無恥小人,竟敢暗箭傷人。”
馬忠故作不知道:“我陣前與你交戰,如何算得上暗箭傷人?”
黃敘見馬忠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