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頁)
有的六千人來還少了兩千,根本無法做到全殲敵軍,難免會有疏漏。
那些逃跑的郡兵有的直接做了逃兵,也有些忠於士家的想要給家主報信。這些報信的郡兵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趕回了交趾龍編去給士賜報信,另一部分則想要去南海番禺給士燮報信
…
士燮、士壹、士武三人此時正在番禺刺史府中與南燁飲宴,根本不知道自家兄弟已然一命歸西。更不知道眼前笑眯眯的南燁已經準備好了屠刀要對他們下手。
只見南燁舉杯道:“三位太守一路辛苦,燁敬三位一杯。只可惜合浦太守領兵在外對抗夷賊無法前來,否則士家四位太守齊聚一堂與燁共飲,也是一樁美談。當真可惜!”
士燮領著兩兄弟一同舉杯道:“我等能有今rì,還要多謝法師提攜之恩。三弟守土有責無法前來,rì後定當命其親來拜見法師。今rì我便替他敬法師一杯。”
南燁點了點頭,喝了杯中酒。士燮則滿飲了兩杯,士壹、士武也幹了一杯。看著這酒量不錯的三兄弟,南燁是當真覺得士黃有沒來有些可惜,因為若是他也來了的話,南燁就可以收集四個人的將星錄了,而現在他只集齊了士家三兄弟。
將星錄:士燮,字威彥。蒼梧廣信人。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少時師事劉陶,後任交趾太守。又被朝廷加為綏南中郎將,遷任安遠將軍,封龍度亭侯。歸附孫權後被加為左將軍、衛將軍,進封龍編侯。擔任交趾太守四十年後去世,享年九十歲。
將星錄:士壹,士燮之弟。曾因恭送刺史丁宮被召入朝廷,因董卓之亂,士壹逃回故里,領合浦太守。後隨兄降吳,最後因其侄士徽叛亂牽連而被免為庶人,數年後因犯法而被殺。
將星錄:士武,士燮之弟,在士燮表薦下任南海太守,早卒。
此時南燁的六項將星都到了80以上,這三個人的將星實在沒什麼可取之處,最高也就70左右,只是給南燁增加了集星數而已。不過就算這樣也讓南燁十分開心了。遠離洛陽之後是非少了,可是這三國名將也越發難遇。在這偏遠的交州還能一下子遇到三個將星錄上有名的人已然很不容易。
南燁不敢肯定自己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士黃有。若是他扮裝夷賊去襲擊管亥的話,恐怕自己再也開啟不了他的將星錄了。
喝完杯中酒後士燮問南燁道:“不知另外那三郡太守因何未至?”
南燁道:“他們距番禺較近,前兩rì便到了。今rì此宴只為給三位太守洗塵,明rì我等再一同飲宴議事。”
士燮聽南燁一提議事便想起了番禺百姓議論紛紛的那些南燁新政,皺眉道:“法師推行新政之事燮也有所耳聞,其中不少都與朝廷法度相背,與禮法不合,想要推行各郡恐怕不易。”
南燁聽出士燮的言外之意是說這些政令在士家控制的四郡行不通。不過他卻並不點破,而是朝著士家三兄弟眨眨眼道:“燁自然知道推行不易,這才召集諸位太守商議此事。不論這政令能否推行各郡,至少我這刺史府中先有了錢糧,諸位說是也不是呢?”
第二十回 南燁戲忠定交州 左慈于吉雙出關(14)
“厲害!”“yīn險!”“貪官!”士燮、士壹、士武聽了南燁所言,心中閃過了完全不同的三個詞。原來南燁實行新政是假,斂財是真。若是這樣的話,那些新政不過是一個笑話,自然影響不了士家控制的四郡。
自以為領悟了南燁意圖計程車燮更加放心。只憑這一點就能看出南燁並不打算在交州常駐,否則怎麼會幹出這種自毀招牌的事呢?
既然南燁無心施政,士燮也就不再談論公事,開始講些交州的奇聞軼事。南燁聽得很感興趣,一席酒宴算是賓主盡歡。
次rì南燁又是大擺筵席,款待各郡太守。其實主要還是款待士燮三兄弟,鬱林、蒼梧兩郡太守完全成了打醬油的。酒席一連擺了三rì,席間南燁還是談論風土人情多,談論公事少,而且話裡話外都透露出將交趾四郡託付給士燮的意思。
士家三兄弟對南燁的表現非常滿意,表示會緊緊團結在南燁法師周圍,協助刺史治理好交州四郡。南燁則提出大漢只有一個交州,各郡皆是交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郡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不干涉、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交州的繁榮穩定。
經過三天的會談,南燁和士燮在交州問題上達成了廣泛的共識,會談始終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
南燁在刺史府中陪著士家三兄弟吃吃喝喝,把三人捧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