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放片起家 邱德根1925年生於上海,父親邱鬱文是個小商人。邱德很上中學才幾 個月,家道中落,不得不輟學。15歲進大光明電影院當小廝,後升為司理 (經理)。21歲時租下大都會電影院,放映國產影片,是一個身無資產的經 營者。 邱德根學歷低,又無資產,卻娶了一位滬江大學畢業的小姐裘錦秋為 妻,貧寒弟子與富家千金結奇緣,堪稱佳話美談。 50年代初,邱德根攜新婚妻子來到香港,所有的資產僅百餘元。 那時候炒金炒得滿港開花,許多有錢的上海人見金心迷,結果一個個 栽到銀海之中。邱德根回憶此事總是語帶僥倖,他身無分文,無資炒金, 故不曾遭人暗算。 邱德根在朋友開的公司做幻燈片廣告,並買賣影片。他在上海經營多 年電影院,故想在香港重操舊業。香港把影院叫作戲院,那時沒電視,去 戲院看電影是香港人的主要娛樂方式。 經營戲院自然是在鬧市好,可鬧市的租金貴,邱德根可望而不可及, 又借錢無門。他回憶道:“當年由於自己是外省人,廣東話不靈光,不獲本 地人信任,買東西總是先錢後貨,調動資金很困難。” 此路不通,邱德根唯有把目光盯到鄉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 後在荃灣租了一間貨倉做戲院。邱德根的原則是能省就省,鄉下租金低, 鄉下人很少看電影,故可以租舊片來放,舊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 筆。 當時荃灣人口僅10萬,除本地居民,還有山寨廠工人,不過也都是從 廣東來的農民。邱德根的戲院一開張,果然大受歡迎,時時爆棚。 麻煩事也隨之而來。原先這裡的人有免費看電影的習慣,一些有錢人 做善事,出錢請人放露天電影,或在宗祠貨倉敞開門放映。戲院開張,一 些農民不買票,不讓進就用石子砸燈砸玻璃。邱德根每晚都要守在戲院維 持秩序,這些鄉民慢慢才習慣買票看電影。 邱德根首創鄉下戲院放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