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會上。林黛母親蔣秀華向邵逸夫敬 酒,邵不勝酒量謝絕。蔣秀華一怒之下,將酒澆到邵的臉上,全場譁然,
… 頁面 171…
林黛嚇得一臉煞白。邵逸夫微笑著,若無其事道:“蔣女士喝醉了,快扶她 去休息。”一句話,把尷尬場面應付過去。林黛深知母親無禮、六叔寬洪大 量,從此死心塌地為六叔效勞。 邵氏另一位巨星王羽,自從邵氏捧出名後,王羽自命不凡,常常滋事 生非,自詡天下第一拳,員工中不少人吃過他的老拳,恨他入骨,邵逸夫 卻能容他。一日,王羽在食堂砸東西,破口大罵膳食不好、老闆孤寒。正 巧邵老闆從食堂路過,他裝著沒事,徑直去行政大樓,任憑王羽叫罵。 邵逸夫能為導演、演員創造施展才華的機遇,加上公司名聲顯赫,邵 氏人才濟濟,全盛的60年代中期,旗下有導演近20名、演員130多名,還不 包括臨時簽約的演職人員。 當時,鄒文懷曾向邵老闆建議,對大牌導演、演員,可仿效好萊塢後 期流行的分紅制度,這樣可以穩住他們。邵逸夫置之不理,說:“他們現在 有這個樣子已相當不錯了,我年輕那時,一個明星才幾十塊錢。公司是我 開的,難道大家都來做老闆?” 邵逸夫要維護絕對君王的至尊地位,他同時把銀紙摳得太緊——這是 他最大致命弱點。故有人說,邵老闆能捧出一流的人才,但留不住一流的 人才。 邵氏的臺柱鄒文懷、名導李翰祥、張徹,都因與邵老闆太多的恩恩怨 怨,先後離開邵氏,其中鄒文懷成大氣候,李、張兩人後又重返邵氏,但 兩人心中都不再把六叔當恩公。 邵逸夫數口 (盤算)之精,在演藝圈是很有名的。 一次,導演嶽楓拍戲,拉編劇許國做臨時導演。戲拍完,製片部主任 鄒文懷開了1000港元導演費給他。六叔知道後,要會計部與許國交涉,要 許國“自行”打折扣,最好只收800港元。許國一氣之下,把支票撕個粉碎, 索性一分錢也不要:“邵老闆多200也富不到哪裡,我少1000也窮不到哪 裡!” 又一次,在外景地拍武俠片,僱用武師做臨時演員,每人獲酬兩元。 邵老闆唯恐武師吃空額,叫一女職員換一大袋“大餅”(硬幣)到現場派錢, 要點名畫押,武師才可領錢。 原先拍這種場,都是報一個總額領錢的,武師認為人格受辱,宣佈罷 演。 還有一次,邵氏拍《鳳飛飛》一片。片中有一場武師吃生煎饅頭的戲。 劇務簽了一張採購單,叫下手請邵老闆批,寫明“領20港元錢以購100個生 煎饅頭”。 邵老闆一看不對頭,生煎饅頭在食堂只賣1毛1個,怎麼要20元錢?於 是批下兩個字:“不批!”結果,演員、武師都化好妝,卻等不到饅頭,戲 拍不成,但邵氏仍得給酬金。邵氏白白損失1萬多港元。後查明,這天食堂 饅頭師傅告假,沒有饅頭賣。邵逸夫扔掉1萬多港元,心痛不已,把劇務召 來臭罵一道:“你要講明情況,我一部片捨得投百多萬,怎會慳吝這20港 元!” 王羽初入邵氏月薪僅200港元,1966年加到800港元,另外拍每部片得 片酬1200港元。這是鄒文懷努力的結果,鄒說過無數次,要以高酬穩住大 牌明星,邵氏不許。王羽為公司創下鉅額票房收入,但一個月平均收入僅6000 港元。結果,鄒文懷創嘉禾,王羽倒戈,投嘉禾旗下,每年拍片10部左右。
… 頁面 172…
公司員工嘆道:“六叔慳錢,走寶失大。” 李小龍有意為邵氏合作拍片,邵老闆嫌李小龍開的1萬美元片酬太高, 遂不答應。邵氏又一次走寶,李小龍為嘉禾效勞,把邵氏獨霸天下的格局 打得落花流水。 笑星許冠文為邵氏拍《大軍閥》一片,創下400萬票房佳績。他受嘉禾 分紅制的啟發與誘惑,也希望邵老闆許他分紅。一天,許冠文拿一個 《鬼 馬雙星》的劇本,興沖沖跑到邵逸夫辦公室:“六叔,這個本子好得不得了。 你出資30萬,我們合夥拍這個戲,利潤雙方平分怎樣?” 邵逸夫很冷淡地翻劇本,便把本子槍斃掉:“差得不堪入目。”其實他 根本無意審閱本子的優劣,而覺得許某要跟他平分賺錢,欺主太盛! 許冠文一怒之下,把本子給了鄒文懷,由嘉禾搬上銀幕。《鬼馬雙星》, 創下香港電影史830萬票房空前紀錄。邵逸夫先罵許冠文忘恩負義,捧紅了 便遠走高飛;又罵鄒文懷是卑鄙小人,自己沒本事培養人才,專門做挖角 的鬼勾當。 邵逸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