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以及形形色色的帶著各種目的來到“中航”的不同國籍、不同背景、不同價值取向的員工相比,哈羅德·斯威頓來到“中航”
的動機簡單而又單純!
喜歡飛行!
越有驚心動魄的“刺激”,越好。日軍空襲香港後,在撤退南雄中,之所以把斯威頓駕駛的飛機排在第二個起飛,就是因為這架DC…3是三架受傷的飛機中最嚴重的一架。嚴重到什麼程度?只搭貨物,不敢載人。
比夏普後來的“空中垃圾”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只是起落架收放得起、儀表盤沒碎,再有,雖然機翼被穿了幾個大洞,但還不至於用“口香糖”堵漏。
哈羅德·斯威頓不僅飛了,還在南雄卸貨後,又返回香港,接著又去重慶。
戰爭發生得突如其來,又是星夜撤退,大家弄得都很緊張,只有哈羅德·斯威頓興奮異常,在空中,他一邊飛行一邊在駕駛艙內引吭高歌。
對於斯威頓來說,這樣的飛行遠不如上次那樣夠味。
不說太遠的。
半年前,5月20日,吳士駕駛的那架迫降在宜賓的DC…3被追蹤而至的日本人一頓狂轟濫炸後,炸壞右機翼,而“中航”在香港和重慶基地恰恰就沒有備份,必須在最短時間把它飛到香港大修!
發急電給“泛美”總部,請求支援,總部回覆也是“急電”:兩個月後運抵!
不知是誰的“提示”:香港基地庫房裡好像有個DC…2機翼。
一個是DC…3,一個是DC…2,機名相同,在外行眼中,雖然型號只差一個級別,但如果真的這樣裝配後,整架飛機差別之大已不可同級而語,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知道是否還能飛起來。關鍵當口,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馬上派員到香港倉庫翻箱倒櫃,還別說,真找出一個。
但,用什麼辦法運,怎樣安全運到宜賓卻成了大問題!
時間緊迫,地面硝煙瀰漫,陸路肯定不在考慮之中。只有選擇空中。可用什麼辦法才能把這麼一個尺寸巨大、不成比例、沒有“規矩”的東西“馱”到宜賓去?
用飛機,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