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頁)
巴蜀資源豐富,要拿下荊襄乃是順流,佔了地利,而且蕭銑又不是什麼厲害人物,他楊侑有信心拿下此人!
想到這裡,楊侑嘴角不由浮起一絲微笑,此時在他的心中已經敲定了這個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會讓許多人意想不到,有著出其不意的作用。去巴蜀雖然也會有內鬥,但他相信只要給他兩年的時間,不,也許只要一年,他就能整合巴蜀內部,打造出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出來。
計劃敲定,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要如何順利進入漢中,然後進入巴蜀,積蓄實力。楊侑踱步,在他看來,關中的百姓不可放棄,他必須要將百姓遷入關中,這不僅僅是百姓能夠種植田地生產糧食的關係。
有句話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不僅僅是笑話,楊侑曾經看過一篇文獻,三國猛將雲集,但出身於巴蜀的猛將僅僅甘寧一人,而且其人投效的是東吳。巴蜀沒有猛將,是因為巴蜀地區的百姓普遍瘦小,因此打起仗來比較吃虧,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末期,蜀國猛將不多的緣故。
所以,關中的百姓必須遷入漢中!這些百姓可以安置在漢川郡、西城郡等地,日後收復了關中,再將他們遷回來。
這個計劃冒險,但楊侑覺得比去洛陽的計劃,卻多了不少勝算,想到這裡,楊侑不由心中惋惜,他在關中做了這麼多事情,想不到最後還是要離開,實在是形勢所逼啊!他的心中,實在是捨不得,非常捨不得!
總有一天,他楊侑會殺回來!
這時,楊侑才注意到獨孤武師,他問道:“什麼時候來的?”
獨孤武師施禮道:“好一會了。”
楊侑搖搖頭,帶著歉意,道:“孤想事情一時著迷,讓你久等了!”
楊侑走到案几旁,端起酪漿喝了幾口,道:“武師,孤有一件事情,你要辦好了!”
獨孤武師微微躬身,楊侑慢慢說著,獨孤武師越聽心中越是奇怪,但楊侑不給他詢問的機會,說完之後,楊侑問道:“明白了嗎?”
“臣明白了,只是,這能將他騙過嗎?”獨孤武師心中疑惑。
楊侑微微一笑,道:“真作假時假亦真,信不信,就由他判斷去吧!”
獨孤武師瞪大了眼睛。
第122章 朝廷風波〔上〕
丑時時分,群臣早早就起來了,昨夜殿下通知,今日早朝,商議大事。
群臣早早起來,有錢的坐著馬車,躺在軟軟的床榻上,舒服的享受著,馬伕在外面趕著馬車,吆喝聲不時響起,在夜裡是如此的清晰。而有的大臣,則騎著馬,獨自一人朝著皇宮行去。
李靖就是其中之一,此時,他穿著厚厚的大衣,將身體裹了個嚴實,把寒風擋在外面。已經一天了,老天爺好像不累,還在拼命地將鵝毛般的雪花扔下,不多時,李靖的身上全是積雪,他抖了抖身子,將積雪掃下,眼中,有著憂慮。
他不知道殿下會不會採納他的建議,在他看來這個建議雖然冒險,但卻是一個妙棋。他昨夜幾乎沒有睡覺,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眼圈有些烏黑。
揉了揉眼睛,李靖深深的撥出一口氣,熱氣剛剛撥出,就在空氣中凝結,“真是冷啊!”李靖自言自語。這時,前方也響起了馬蹄聲,卻是崔毗伽。
崔毗伽也騎著馬,他是一個文臣,身體單薄,在寒風下顯得弱不禁風,這讓李靖對他刮目相看,要知道崔毗伽掌管財政,他想要貪汙,卻是容易不過,但他沒有做,這證明此人嚴於律己,是一個不貪財的人。
崔毗伽出身於博陵崔家,不過是偏房,地位不高,但學識、人品都是上上之選,也正是如此,他被楊侑寄以厚望,讓他掌管財政,此時,他也憂心忡忡。
他與李靖憂心楊侑會不會採納他的意見不同,崔毗伽擔心的是,財政的赤字。這半年來,又是給百姓發放糧食,又是練兵,又是打仗,同時對有功之臣大加賞賜,哪一樣不耗錢耗糧?就算大興城富裕,可也經不住折騰。
“唉!”他心中嘆息一聲,其實他也知道殿下這是收買人心之舉,但財政也在經不住折騰了,尤其是關中今年歉收,糧食入不敷出,長此以往,就算殿下再有雄心,又如何能重振大隋?
他的一聲嘆息,引起了李靖的注意,李靖招呼著:“崔侍郎!”
崔毗伽聞言,抬起頭也看見了李靖,他拱拱手,道:“原來是李將軍。”頓了一頓,又笑道:“聽說這一次李將軍立下大功,實在是可喜可賀!”
李靖卻是苦笑一聲,他與崔毗伽等文臣不同,他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