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頁)
裴寂瞟了一眼李建成,笑道:“唐公,薛舉已經拿下了扶風郡,大興城岌岌可危,我認為,應該讓他們兩方搏殺,然後唐公坐收漁翁之利。”
李淵沉吟著,他並不是不懂這個辦法,而是他擔心薛舉在他之前拿下大興城。這關鍵是一個時機的把握,既不能提前,也不能太晚。提前了,他就會陷入其中,空耗兵力,說不準他還會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而太晚,薛舉拿下了大興城,以隴西騎兵的精銳,他李淵沒有把握能贏。
這時,一個士兵在門外說著:“啟稟唐公,河東有急報!”
第130章 正統之名〔上〕
江都,又稱廣陵、揚州,它位於長江中下游,是一片平原,此地是長江河口,是江南江北的交通要道。
經過數月的奔波,李綱終於看見了遠處的江都城,心中頗為感慨。由於一路上戰亂不斷,有的地方有山賊盤踞,李綱不得不繞路而行,因此耽擱了許多時間。
此時,他就要到了江都,心情非常激動,對於皇帝楊廣,李綱是又佩服又鄙視。他佩服楊廣辦事的魄力,建東都、修運河,收集南北朝失散的典籍;擊吐谷渾,破林邑,威震四夷八方來賀,這些他都做到了。
大隋在大業五六年的時候,達到了極盛,可是,隨著東征高句麗的失敗,大隋這艘巨大的戰艦已經逐漸偏離了航道,朝著死亡的深淵行去,在這點上,李綱對楊廣一而再再而三攻打高句麗非常不理解。
就在李綱幻想的時候,這艘巨大的船靠岸,李綱帶著兩名身高馬大的隨從下了船,這兩名隨從都是禁軍侍衛,武功不錯。
此時江都已經是東南風,風中帶著溼氣暖意,處處鶯飛草長,人聲鼎沸,比起關中,多了幾分生氣。李綱下了船,走出碼頭,僱了一輛馬車,朝著皇宮行去。
一路上,李綱不斷地觀察著,江都號稱魚米之鄉,但此時百姓之中,仍有不少瘦弱之人,走路搖搖晃晃,似乎營養不良。江都雖然富庶,但要供養楊廣數十萬禁軍士兵,此外還有百官及其家眷,宮女宦官,這個壓力不小。
李綱心中嘆息著,半個時辰後,馬車在皇宮外一百步停下,李綱下了馬車,付了車錢。那馬伕瞧了一眼李綱,匆匆離去,生恐有人要抓他似得。
李綱信步走了上去,這時,他看見一張熟悉的臉,“來將軍!”李綱喊道。
那人回過頭,正是來護兒,他看見李綱也是一愣,緊接著走過來,笑著道:“文紀,是你?!”來護兒哈哈一笑,道:“想不到竟然在此地看見你!”來護兒說著,一拳打在李綱肩頭。
李綱皺皺眉,捂著肩頭,道:“你還是這般,沒有變化。”
來護兒哈哈大笑,看見故人讓他開心,他的笑容片刻之後凝固了,他皺起眉頭,嘆了一口氣,道:“我雖然沒有變化,可是有的人,變化卻太大了!”
李綱心中猜到一些,正要說話,來護兒又道:“文紀,是陛下召你覲見?”
李綱搖搖頭,道:“非也,我是奉代王之命前來!”
來護兒心中一驚,他想起洛陽的情況,道:“莫不是大興城出了什麼問題?”
李綱哈哈一笑,道:“問題倒是有一些,不過,卻是好事!”
來護兒驚訝道:“好事?此話怎講?”
李綱卻不回答,朝前走去,來護兒也跟了上去,兩人走到皇宮門口,李綱取出信物,遞給侍衛,又低聲說了幾句,便放李綱進去,來護兒心中疑惑,也緊緊跟著。
離宮門外,斜陽西去,楊廣目視著遠處的大江,江面上,船隻往來穿梭,顯得熱鬧非凡。
他的臉上,忍不住露出了一絲笑意。自從征伐高句麗失敗之後,他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了。第一次征伐高句麗失敗,國內民變四起,一開始,他以為他能控制,不過就是一些農民嗎?歷史已經證明了,這群泥腿子成不了氣候,所以他不在乎,很快便發動了第二次徵遼東的戰役。
可是,他沒有想到這一次,出身於弘農的世家貴族楊玄感給予了他致命一擊,從此之後,大隋河山,滿目蒼夷,社稷岌岌可危。他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這時,他想到的,只有再度攻打高句麗,用一場勝利來威懾國內的那些反賊。
可惜,他又錯了。高句麗王請降了,可是隻是一種表面的形勢,內地裡,他還是那麼的桀驁不馴,不肯來大隋,不肯來見他。這種態度,讓楊廣勃然大怒,可惜,這個時候,他發現他已經沒有能力再發動一次徵遼之戰了。
士兵、百姓厭戰,積存多年的糧食、兵甲也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