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1/4 頁)
則緊鎖眉頭。
士兵們喊得是“大唐萬歲,秦王千歲!”,百姓們喊得是“大唐萬歲,秦王千歲!”,這將大唐的主宰李淵放在何地,將大唐的太子放在何地?
李淵的鼻息頓時沉重了起來,他知道,這也許是秦王的意思,目的就是在於試探。如今大唐雖然渡過了劉武周的危機,但事情沒有遠遠結束,在各地,依然有強敵,尤其是逆隋。
如今的大唐需要團結一致,需要軍民團結,才能一統天下。如今李世民立下了大功,這個功勞比當初平定薛舉還要大,李淵就不得不對他進行獎賞。可是李世民已經是秦王之尊,怎能再往上?再往上,就是太子,就是皇帝了!
李淵已經打算恢復秦王天策上將的榮譽,但聽到街道上的呼喊聲,他又有些猶豫了。這個逆子,竟然如此囂張!若是再讓他立功,豈不是要跳到自己的頭上來了?
李淵隱隱覺得,前些日子做出的決定需要改變了。
李建成皺著眉頭,秦王是個銳氣很足的年輕人,十分有幹勁,可是,難道他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是君王大忌嗎?當年隋文帝在的時候,太子楊勇曾經接受百官的道賀,就引得君王不滿,最終失去了儲君之位。秦王雖然不是儲君,可是這樣對於他,並沒有什麼好處呀。
李建成並沒有想到,隨著年紀的增長,戰功炳赫的秦王李世民已經不是他的好二弟了,一種叫做“野心”的種子在他的心裡發芽,憑什麼,我出生入死,為大唐鞍前馬後,而最終,卻是你做太子?難道就是因為你是長子嗎?
這,公平嗎?公平嗎?
在震耳欲聾的喊聲中,大軍逐漸靠近了朱雀門,齊王李元吉也在忍受不住,他冷哼一聲,道:“好大的威風!”
楚王李智雲默默點頭,表示同意,至今,他仍然對李世民的那一箭,有著深深的怨念,這種怨恨,恐怕直到死,才會消散。
終於,嚴整的軍隊抵達了朱雀大門,李世民跳下戰馬,帶著殷開山、劉弘基、段志玄等人,朝著大唐的主宰走去,在離李淵還有十步的時候,李世民停止了腳步,他撈起衣袍,跪在地上,朗聲道:“臣秦王李世民見過陛下!”身後,殷開山、劉弘基、段志玄等人也紛紛施禮。
李淵眯起了眼睛,嚴整的軍隊,充滿了朝氣的聲音,這是秦王在告訴他,大唐只要有他,就還有機會。李淵笑呵呵地道:“秦王平身,諸愛卿平身!”
秦王李世民先站了起來,劉弘基、殷開山等人也隨後站了起來,李世民再度一抱拳,用高亢的聲音,向李淵彙報著戰果。李淵聽著,心中的一絲不滿逐漸消失了,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不能對有功之臣秦王做出一副冷淡的樣子,不然會讓出徵的將士寒心。
當李世民的彙報結束,李淵呵呵一笑,道:“諸位愛卿辛苦了,這一次的功勞,朕會一一封賞!至於劉武周和宋金剛,朕決定,三日後處決!”
第479章 思考
豫章郡境內,歷來多山,而且河流,大多由東到西,最後匯入鄱陽湖。正是有這樣的地勢,張善安才能生存下來,而靠近鄱陽湖,由於得到湖水的灌溉。使得他得以屯田,極大地滿足了軍需。
可是,地靠鄱陽湖另一段的林世弘,佔據了鄱陽郡,由於鄱陽湖大部分在鄱陽郡內,使得林世弘擁有更多的良田,張善安十分眼紅,他曾經幾度派兵攻打林世弘,可是每一次都無功而返,原因其實很簡單,林世弘佔據的地盤太多,兵強馬壯,而且他是鄱陽本地人,有著極為深厚的根基,要想動他,並不容易啊。
相反,張善安屢攻不下,林世弘大怒,不斷地派兵騷擾他,更為可惡的是,燒燬了他上萬傾的良田,豫章郡幾度易手,成為兩人爭奪的焦點。戰爭的不斷升級,使得豫章郡民生凋敝,百姓紛紛逃亡,張善安不能像林世弘那樣及時的補充兵力,兩方越戰,形勢對張善安越來越不利。
正是因為如此,張善安才假意投靠了宇文化及,希望利用他來消滅林世弘,可是,林世弘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讓宇文化及只是在鄱陽郡略略停留,立刻就揚帆西進了。張善安得到訊息,立刻從武昌撤退。
宇文化及的背信棄義,讓張善安十分惱火,可是他是弱者,又有什麼辦法呢?而這個時候,他又聽說林世弘正在調集兵馬了。張善安猜測,林世弘這是要來對付他,而且這一次的聲勢,顯然不是前幾次能比的。就在他思考著怎麼對付林世弘的時候,更為驚人的訊息傳來了。
宇文化及的三十多萬軍隊,僅僅是一個月的時間,就被隋軍消滅了,據悉,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