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桑顯和瞪大了眼睛,他看著兩人,忽然問道:“總管,你的意思是李淵勾結吐谷渾,圖謀隴西之地?”
屈突通擺擺手笑了笑,道:“我只是覺得有這個可能。”
方德默默地咬著一根草,沉吟半響,道:“這不是沒有可能,陛下曾說李淵進關之時,就勾結了突厥人。康稍利此人便是死在陛下手上。按照李淵的脾性,他既然能勾結突厥人,那麼勾結吐谷渾也就沒有什麼意外了。”
屈突通苦笑一聲,此時擺在他面前的問題非常嚴峻,慕容伏允貌似要攻打臨洮郡,而李軌則屯兵武威,做出攻擊金城的態勢,如果說這只是意外,那麼在吐谷渾大兵壓境之下,李軌肯定要派兵支援澆河郡。
可是,如果這一切出自於李唐的陰謀,是計劃已久的,那麼這個問題就大了。隴西面對的至少是兩路人馬,隋軍能不能擋住?如果李唐也趁著這個機會來分一杯羹,以隴西目前的兵力,是擋不住三家聯軍的。
關鍵還在於他們究竟是不是聯合起來的,想到這裡,屈突通看著方德,問道:“方指揮,吐谷渾和李軌的情報就靠你了,我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知道,他們究竟是不是聯兵!”
方德點點頭,道:“屈突總管放心,我這就要趕往吐谷渾,查明真相。不過,不管他們是不是聯兵,屈突總管的任務都很重啊!”
屈突通嘆息一聲,他沒有想到吐谷渾也會來摻合,這是他最大的失算之處。這也是他低估了李淵的無恥,漢人之間的內鬥,動不動牽扯突厥人,牽扯吐谷渾,這不是漢奸嗎?漢人的奸細!
“我這邊會盡快做出部署,力保隴西不失!”屈突通說道。
方德看著他,轉過身,朝著戰馬飛奔而去,屈突通默默地注視著這個話並不多的男人,他在方德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堅毅。“走!迴天水城!”
屈突通說道,走到官道旁,翻身上馬。親兵跟著屈突通朝著天水城賓士,馬蹄聲響徹在黃昏的田間,匆匆趕到天水城,進了書房,屈突通吩咐著親兵:“請薛仁越、常仲興!”
常仲興原本是西秦國的大將,薛舉東征之時,留下他輔佐晉王薛仁越,天水城破之後,便跟著薛仁越投靠了大隋,如今官封正八品的明威將軍。
薛仁越剛剛吃過晚飯,聽到屈突通的召喚,急忙趕來,進了書房,看見屈突通與桑顯和還有常仲興站在地圖前不停地比劃著,心中便是一驚,他急忙走上前,道:“屈突總管,可是有大事發生?”
“正是!”屈突通指著地圖,一邊比劃,一邊說著。
薛仁越的臉色也變了,他咬牙切齒,道:“可是李淵又來了?”
“不是他,是吐谷渾和李軌,似乎受到李淵的唆使!”屈突通解釋著,指著地圖,為薛仁越、常仲興兩人說著,
屈突通說完之後,看著兩人,道:“我的計劃是兩位趕往金城,應付李軌!李軌勢大,只要守住金城即可!”
“至於我,會親帥大軍,趕往臨洮郡,會一會慕容伏允!只要我擊敗了他,即刻揮師金城!”屈突通說道。
薛仁越皺了皺眉頭,問道:“不知屈突總管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擊敗吐谷渾?”
屈突通苦笑一聲,吐谷渾多是騎兵,而且是善於奔跑的青海驄,只要慕容伏允不是腦殘,不用主力硬憾隋軍,恐怕這場戰鬥的勝負很難分出,最好的局面便是在臨洮郡形成相持,誰也不能奈何誰。
屈突通知道這是因為薛仁越本身是一個不善於打仗之人,又曾經敗在李軌手下,所以心中餘悸,深怕擋不住李軌的進攻,“給我十日的時間,我就能擊破慕容伏允!”
為了給薛仁越信心,屈突通笑著說道,他又看向了常仲興,道:“守衛金城的部署就由常將軍負責,只要固守城池就好。至於晉公,就負責發動金城百姓,一致對外。”
這半年來,薛仁越得到了很大的鍛鍊,發動百姓守城,激勵士氣,做些後勤工作,正好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能。
屈突通的安排讓薛仁越鬆了一口氣,他打仗實在是一個庸才。
始安郡的郡治便叫做始安,後世叫做桂林,此地靠近灕水,是零陵郡和長沙郡南下的必經之路。在始安之北十餘里外,還有當年祖龍為了攻打百粵而開鑿的靈渠。
靈渠溝通了湘水和灕水,歷來是湘、嶺南的交通樞紐,運輸糧草的緊要所在。正是因為靈渠重要,蕭銑也將目光放在了這裡,為此,他派出齊王張繡攻打始安,但張繡攻打始安一年多了,只有數千士兵的始安縣在李襲志的領導下,依然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