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頁)
了。在中原改朝換代之際,吐谷渾依舊屹立不倒,並逐漸壯大,成為一個不可小視的國家。
此時,已經復國的步薩缽可汗慕容伏允正在皇宮內踱步,慕容伏允四十多歲,身材肥胖,在圓圓的臉上一雙如豆的小眼睛閃動著商人一般的狡猾。
此時慕容伏允復國不久,多年積累下來的錢財在大業七年成為了隋軍的獵物,因此他此時非常貧苦,牛羊更是奇缺,吐谷渾已經不復昔日的盛景。
更糟糕的是年前的那場大雪,將國內的牛羊凍死了大半,牧民們傷心欲絕,一些心靈脆弱的牧民還想不開,絕望地揮刀自殺。
這種情況傳入了慕容伏允的耳中,他十分震驚,也十分惋惜。在草原上,在遊牧民族裡,每一個男丁都是一名驍勇的戰士,牧民們自殺,就像慕容伏允被割了一刀,生疼生疼。
如何獲得更多的牛羊,幫助牧民們渡過這場危機,是壓在慕容伏允心頭上的大石。
向突厥人購買?可是突厥人更加靠北,在那場大雪的侵襲下,他們的受災更加嚴重,不可能賣給吐谷渾牛羊,至於鐵勒人,一向是吐谷渾的敵人,更不現實。
他的心中發愁,焦急地踱步聲響徹在皇宮,他必須要儘快做出決定,不然在國民的心中,威望就會直線下降,那個時候,吐谷渾還會存在嗎?
這時,一名官員來到他的身邊,稟告道:“可汗,大唐派人求見。”
“大唐?”慕容伏允輕聲念道,中原的局勢他還算清楚,他知道大隋帝國已經烽煙四起,而他恨之入骨的楊廣面對滿目蒼夷的大隋已經束手無策,楊廣的表兄弟李淵趁機起兵,奪走了長安,立下了一個傀儡,不到一年就自立為帝,國號為唐。
說是大唐,其實統治的地區不過河東和關中,比吐谷渾大不了多少,大唐?小唐而已。
想到這裡,慕容伏允揮揮手,道:“讓他走,不見!”
官員有些猶豫,劉文靜給了他不少金錢,並許諾如果見到步薩缽可汗,還有重金相謝,金錢的利誘讓他不願放棄,“可汗,大唐似乎是為結盟而來,使者還說能為可汗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糧食這兩個字戳中的慕容伏允的心病,他頓時來了精神,道:“真的是這樣?那就有請!”
片刻之後,劉文靜一臉喜悅進來,他就知道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沒有人能夠抵擋的住。他能見到慕容伏允,就有把握說服慕容伏允出兵。
“大唐使者劉文靜見過可汗!”劉文靜躬身施禮。
慕容伏允沒有吭聲,他冷冷地看著劉文靜,他知道劉文靜趕來結盟,必然有所相求。雖然他說能為自己解決糧食危機,但在這種情況下,沉默能為慕容伏允取得更多的利益。
“大唐使者劉文靜見過可汗!”劉文靜再度躬身施禮,他以為是他的鮮卑語不夠正宗,使得慕容伏允聽不懂,所以他這一次念得很慢,幾乎一字一頓。
慕容伏允還是沒有吭聲,他上下掃視著劉文靜,這是一個書生,應該比較膽小,可以為吐谷渾爭取更多更大的利益。
但慕容伏允想錯了,劉文靜已經看出了他眼中的含義,劉文靜站直了身子,一甩衣袖,一臉正氣,道:“這就是可汗的待客之道嗎?!”
慕容伏允咳嗽一聲,道:“唐皇派你來,所為何事?”
“可汗,吾皇派我前來,是為兩家結盟之事。”劉文靜說出來意。
“結盟,對我來說,有什麼好處?”慕容伏允哈哈一笑。
第222章 獻銀
慕容伏允的直白讓劉文靜有些厭惡,這證明此人非常貪婪,很難填滿他的胃口。但同樣,慕容伏允的貪婪讓劉文靜找到了突破口,臨行前,李淵給了他足夠的權利,只要大唐不割地,不稱臣,那麼其他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大唐的底線是尊嚴,而慕容伏允似乎不需要,他需要的是金錢,需要的是牛羊,所以劉文靜認為他的條件能讓慕容伏允心動。
“可汗若與大唐結盟,自然是好處多多!”劉文靜說著,他眯起眼睛打量了一眼胖如豬頭的慕容伏允,又低聲道:“可汗,大業七年可忘記了嗎?”
慕容伏允瞪著他,眼中充滿了憤怒。大業七年,隋軍大兵壓境,摧毀了吐谷渾,建立了河西四郡,使得他慕容伏允成為了一個喪家之犬,只能逃到西域苟延殘喘,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那是他一生的恥辱,也是他一生最不想回憶的事情。
“你不怕死?”慕容伏允口中帶著殺意。
“原來可汗沒有忘!”劉文靜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