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們仔細想,月落日升,應該是早晨。下面〃江邊漁父對愁眠〃,為什麼呢?深秋打不著魚了,江邊的打魚的老頭很發愁;張繼的這個詩呢,叫〃江楓漁火對愁眠〃,非常抽象的,字意不清。有人當時說那個〃江楓〃是什麼?說那兒沒楓樹啊!他們說就是楓橋,那麼那楓橋是不是因為這個詩才改成的楓橋我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從這個詩上講,這是一個證物。我一直講,文物是一個證物,它有和證據來說話。
我們在一千年前的這個枕頭上寫的這句唐詩,跟我們後來知道的唐詩有四處差異,那麼起碼是有兩個可能。第一,口口相傳。這個詩歌就出現了差錯。那麼究竟是誰的差錯呢?是後來寫書的,記錄在書上的人的差錯呢?還是工匠的差錯呢?我們不得而知。第二,詩歌經常是經過後人潤色。我們見過很多版本。版本不同,詩歌有很多不同,對吧?你比如說,〃兩岸猿聲啼不住〃,有的時候是〃兩岸猿聲啼不盡〃,不太一樣。那麼詩歌,如果成為書的時候,潤色一般都容易改得比較文學化,比較高深。你比如〃江邊漁父對愁眠〃和〃江楓漁火對愁眠〃呢,那顯然〃江楓漁火對愁眠〃顯得有點玄妙。詩歌就是有點玄妙,大家才覺得深。〃江邊漁父對愁眠〃就比較形象了。所以,我覺得證據的重要性就是文物的重要性。
【《西遊記》瓷枕】
還有兩個磁州窯的瓷枕特別有意思,畫的《西遊記》。我們一般說《西遊記》朋朝才有嘛,這明朝才成書嘛。那麼《西遊記》的這個故事是金元時期就有了。河北省文研所所藏的那個《西遊記》瓷枕上面沒有沙僧,就仨人孫悟空、豬八戒、唐僧。廣東博物館的那個《西遊記》的枕頭上是四個人,全到齊了。
《西遊記》這個故事始於南宋,那麼史實是唐代不用說了。《玄奘西遊記》已經給大家講了,它是始於唐代,那麼南宋的時候它就形成了故事。那玄奘西遊記肯定不能領著一個豬,領著一個猴,那是肯定不這事,對不對?它經過民間的演繹,南宋的時候就有了故事了。它比吳承恩的小說早了二百多年。那麼在民間演變的過程,我們透過了這個文物就很確切地看得清清楚楚。它整個一個演變的過程。這就是我們有時候為什麼喜歡文物?文物為什麼有證據力的一個原因。
【梅瓶與其他】
宋朝的瓷器中有一個典型的瓷器,就是梅瓶。那麼梅瓶當時幹什麼用的呢?就是裝酒的。為什麼?它上面有字。比如上海博物館藏的〃清沽美酒〃四個字,寫得清清楚楚。有的上面寫著〃醉鄉酒海〃,那也寫得清清楚楚。我們博物館裡也收藏了一個磁州窯的一個梅瓶,上面寫著〃武陵城裡崔家酒,天上應無地下有〃,連廣告詞都寫上去了。說得挺狂的,〃天上應無地下有〃,寫得功能性很清楚。
我們說了在晉冀魯豫這四個省內的所有的民間窯口,都可以統稱為〃磁州窯〃,所以它存世量非常大,非常豐富。民國以後大量出土,流散到民間。最早是日本人、德國人、歐洲人非常喜歡,大量地搜刮到西方博物館裡,走到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都能看到中國的磁州窯。我們今天收藏的機會非常多,能夠看到。全國各地的市場啊,包括拍賣會上,能夠看到大量的磁州窯的精品,而且價錢不是很高,我們對它的認識非常低。所以,我想我們今天收藏依然有機會嘛。像磁州窯就是一個很好的收藏的品種。
【耀州窯】
耀州窯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北方燒青瓷不如南方,但是耀州窯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它的顏色是呈橄欖綠。它這種深沉的顏色呢,是跟北方人的性格有關。北方人喜歡的東西都比較重顏色重,深沉。陸游《老學庵筆記》中說,〃耀州出青瓷謂之越器,似以其類餘姚縣秘色也。〃陸游就說,耀州窯出這個青瓷跟那個南方的秘色非常接近。他說的有一定道理,因為秘色瓷也有點接近橄欖綠。
耀州窯是做過貢瓷的。只見記載不見實物,在宮廷裡沒有發現耀州窯的貢瓷,但是記載上是有的。透過我們觀察耀州窯的質量來看,它作為貢瓷是夠標準的。耀州窯因為發現得較晚,過去人不太重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窯址發現在陝西省銅川。我八十年代路過過那兒,我去過,那進修我還是做記者。我在一個過年的前一天,大概是大年二十九,我到達的那個地方,人家全關門了,沒有人了,大門鎖著。然後我就敲門,有一個看門的老頭給我開門,他說人家都下班了,都回家準備過年了,這不讓進。我那時候也年輕,好容易去一趟,所以就是跟人家哀求唄,就是一定要進去看看。後來老頭看我也沒什麼歹意,而且那時候人對這個不是很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