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這樣把一個軍事奇才,白白的給浪費掉了。四連的連幹們,包括二營營長每提起秦亞軍來,無不發出惋惜的讚歎!亞軍真是浪費了啊!
??
??如果說秦亞軍領導的南陽淅川兵在部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的話,那麼,二機連兩名新兵李華、劉劍在部隊引起的反響則更大,他們倆是全團甚至全衛戍區的一個麻煩,衛戍區規定老兵必須在二十二日以前離隊,但他倆離隊的確切時間則是二十五日晚。
??這當然不完全是因為他倆的原因,在復退的前期是李華他們想找連裡討一個說法,但連長和指導員那兩天不知躲到了什麼地方去了,李華是一天幾趟的去連部,也沒有找到他們,豈只是李華他們呢!就連其它一些老兵找連長和指導員也沒有找到啊!二機連對待老兵復退的工作不象四連那樣,由指導員出面,面對面的和同志們勾通,退伍戰士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思想包袱,他都一一的解決,就連秦亞軍恁難纏的戰士,指導員也是親自處理的。但二機連所採取的策略和四連截然不同,他們則採取了冷處理的方法,連長和指導員在復退期間都不在連部,唯一解決問題的是副連長,但他又沒有什麼決定權,所以,他在遇到老兵們提出的問題時,只是一味的推宕,根本不作實質性的解決,好在二機連老兵沒有四連的那些老兵難纏,也沒有四連的老兵臨行時組織得那麼好,更沒有秦亞軍那類的人物做指揮,他們象一盤散沙一樣,復退名單一宣佈,便各自打起了自己的主意來了,今天走幾個、明天走幾個,到二十日左右就全部離隊了,他們沒有掀起任何的風浪,甚至,沒有激起一點點的漣漪,他們走的太窩囊、也太沒有價值了。
??但令二機連連長、指導員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連的新兵李華、劉劍二位卻讓他們著實頭痛了幾天,不僅如此,還沒少受團裡的批評。
??李華是和連裡的幹部們卯上了勁了,他的主意非常堅決:一是必須見到連長、指導員向他們討個說法;二是必須讓他看一下檔案,確定無疑是按精減整編後,他才做出走的決定,而且,必須讓他自帶檔案回去;三是必須在檔案中給他填上幾個受嘉獎的證書;四是必須在經濟上給予他們一定的資助。
??起初這些問題連裡一個也沒答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連裡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答應給他們填上幾個嘉獎,但這一點答覆根本也解決不了李華他們的問題,之後是副指導員先從劉劍入手,認為劉劍沒有什麼主心骨,他一次次的單獨會見劉劍,還真的把劉劍說動了心,劉劍也從側面和李華商量,但李華是決不讓步。劉劍也知道自己是個沒主心骨的人,關鍵的時侯他沒有李華考慮得周全,所以,對李華的意見,他是言聽計從的,李華不同意的事,他也就不再堅持了,李華對他說的理由相當充分:“咱們慌恁很乾啥!反正已確定退伍了,你還怕回不到家嗎!回去早一天晚一天對咱們來說又有何妨呢?咱們在部隊住著吃、住又不打錢,你急著回去幹啥!不見到連長、指導員,不解決我們提出的問題,我們堅決不走!
??“副指導員再找你時,你也不要見他了,你讓他來找我,我給他談,你就躺在床上吸菸吧!一切事都不要管,就等好吧!”
??李華的決定讓劉劍徹底穩定著了,他也不再急著走了,而是仍然象一名現役軍人一樣,天天在營房裡轉悠了起來,他一會兒到這個連裡溜上一圈,一會兒又到那個連裡坐上一會兒,反正老鄉多,他又是營裡的名人,誰也不敢拿他怎麼樣。
??劉劍是不急了,但二機連的連幹們可就存不著氣了,他們一遍遍的找李華做工作,可就是解決不了他這一難題。
??團裡在開掃尾工作會議上特別提出了對二機連的批評,二機連連長、指導員沒有辦法,只得從後臺走到了前臺,親自給他們做工作。二十二日上午,二機連連長讓通訊員到李華的住室通知李華,說連長讓他到連部去一趟。
??李華對通訊員說:“對不起!我有點累,我不想見到連長,也不想到連部去,你告訴連長,我很舒服,我哪裡也不去,在這有吃有喝我何樂而不為呢,我何必去找連長呢!我已經找了他們很多次了,他們既然不願意見我,我也就不再想去找他們了。”通迅員回報後,連長、指導員感到棘手,無奈二人一起親自來到李華的房間去解決李華的思想問題。
??李華嚴正的問:“我在部隊搗蛋了嗎?”
??“沒有。”
??“那為什麼單單讓我提前退伍啊?”
??“那是營裡給咱連分的有指標,非得讓走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