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那我只能讓他快點去見長生天!有誰願意投降的,走到左邊來,不願意投降的留在原地!”
秦東的這番話對俘虜們的震動非常大,要知道匈奴人是部落軍事聯盟,沒有城市,這時候基本上都是奴隸制,即使是匈奴人,也很少有自由人,一般的匈奴人都是部落族長和長老的奴隸,他們能獲取的財物很少,因此匈奴人都渴望由部落首領帶著他們去劫掠,這樣他們就能分得財物,但不多,一般只有一成左右,秦東剛才說他們以後的繳獲自己可以獲得三成,這絕對是沒有先例的,還有秦東說以後打戰不會拋棄傷兵,戰死之後還會派人照顧他們的家人,這些條件是在是太有**力了,秦東不但沒有殺死他們這些俘虜,反而要求他們加入他的軍隊,而且秦東確實很有本事,很會打戰,否則也不可能憑著一百騎兵和一百個老人打敗他們六百精銳鐵騎。
很多人都動心了,都開始低聲商議起來,秦東也不阻止他們,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騎在馬上把玩著馬鞭等待著這些俘虜的決定。
過了一會兒,這一百多人好像都有了決定,只見先前反駁秦東的那人高聲道:“大人,如果您說的是真的,我們願意投降跟隨您,並且以長生天發誓,永不背叛!”
“當然!”秦東立即道:“我以長生天發誓,我必定一生遵守這個諾言,不止是你們,以後只是要向我投降的人都會得到這樣的待遇!我宣佈從現在開始,你們不是奴隸了,包括我以前的屬下,你們都是自由人了,你們有權擁有自己的財產、牛羊、馬匹和女人,但是你們必須效忠於我”。
“是,大人!”
“誓死效忠大人,噢、噢、噢”所有人俘虜都興奮地叫起來,連同秦東原本的手下,都在為他剛才宣佈的事情而歡呼。
第三十二章 籌謀
秦東看著俘虜們和自己原來的手下們都是一片歡騰的景象,臉上露出了微笑,心中對自己的這一舉動非常滿意,他很清楚自己在這裡沒有根基沒有家世和背景,想要發展勢力讓無數人跟隨自己,並且鞏固自己的權利,就必須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沒有政治主張的起義是註定要失敗的,因為人們根本不知道你要幹什麼,如何放心跟著你?
自古以來,縱觀古今中外幾千年歷史,凡是成功的起義,領導人必定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並且廣告天下,例如漢高祖劉邦在打天下時提出的口號是推翻暴秦,進入關中之後就跟當地人約法三章,獲取當地民眾的支援。
東漢末年劉備劉大耳朵,他真的是漢室宗親嗎?這只是他自己說的,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復興漢室”,還真有很多人追隨,最後還真讓他打下一片地盤,就連張角這個神棍都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這個口號念起來很順口,但卻像是迷信的口號,根本沒有給老百姓實質的保證,也沒有實質性的執行綱領,因此黃巾起義最後演變成了暴亂。
唐末黃巢起義,黃巢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均平”,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口號,因為人都有“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他的起義軍也一度席捲天下,但是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吃人,沒有糧食就吃人,在圍困陳州的三百天裡,他把陳州附近的老百姓全部抓來,造數百巨錐,同時開工,成為供應軍糧的人肉作坊,流水作業,日夜不輟。將活生生的大批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磨成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吃光了,擴大原料供應來源,“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要知道黃巢手下的人都是農民啊,他這種吃農民的做法,身為他手下的農民們能看得過去?不反叛了他才怪!三國曹操沒軍糧了也吃人,但他又跟黃巢不一樣,他手下都是士大夫,都是封建地主階級,吃幾個農民算什麼?而且他把人肉當軍糧的事情做得很隱秘,當時別人都不知道。
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反抗暴元,隨後他手下的謀士又給他提出了發展戰略思想:“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明末李自成起義,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是:“均田免賦”,這可是個大殺器,這個口號一提出來立即吸引了無數沒地沒錢,活不下去的百姓的投奔,只可惜他太急躁了,而且他提出的政治主張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成了一句空話,而且他和他手下大將們貪圖享樂,起義還沒成功呢,就只顧著享樂了,不失敗才怪。
秦東是學過歷史的,對這些自然很清楚,現在他的命暫時是保住了,但是勢力還太小,一年以後匈奴帝國崩潰,就憑他手下這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