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改為一比一才算公平呢?”
貝利斯庫斯見秦東沒有發怒,臉色又恢復了正常,頓時膽子又大了起來,整了整衣冠道:“殿下,下臣請問殿下,以殿下現在能夠控制的地盤和我東羅馬帝國想必,誰的地盤大?應該是我國的地盤大、人口多吧?”
“沒錯。本王現如今能夠控制的地盤只有貴國地盤的一半大小!”實際上還不到一半,秦東將這個比例說大了。現在東羅馬帝國的版圖雖然沒有日後全盛時期的版圖那麼大,也不是秦東現在能控制的地盤能夠比的,東羅馬帝國現在控制著希臘全部、土耳其全部、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耶路撒冷、埃及、利比亞大部地區,其版圖面積遠遠不是秦東能控制的地盤可以比的,對於這一點,秦東也不得不承認。
貝利斯庫斯又道:“我國的人口數量現在達到了六百多萬,而殿下控制的地盤上的人口數量不到一百五十萬人,對於這一點,殿下應該認同吧?”
秦東點點頭,然後皺眉道:“使者大人,你到底要說什麼?請直接說出來,別兜圈子了,本王可沒那麼好的耐性!”
“是是是,下臣這就進入正題!”貝里斯庫斯見秦東不悅,心下有些害怕,當即答應,隨即便道:“殿下,無論是地域還是人口數量,我國都遠遠大於貴國,這就說明我國每年產出的物資和商品都要多於貴國所產出的物資和商品,貴國剛發行的一枚銅錢可以買一個饅頭,兩枚銅錢可以買一個大烤餅,一百金元可以買一棟大房子,而在我國,一百枚金幣也可以買同樣大小的房子,一阿斯同樣可以買相同數量麵粉做出的一塊麵包,按照這些情況,將貴國的新貨幣與我國的錢幣的兌換比例不應該定為一比一嗎?”
貨幣兌換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匯率,匯率又稱為匯價,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那麼匯率由什麼決定呢?從短期看,一國(或地區)的匯率由對該國(或地區)貨幣兌換外幣的需求和供給所決定。從長期來看,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對價格水平、關稅和限額、對本國商品相對於外國商品的偏好以及生產率。
有關匯率的問題太高深了,別說在羅馬帝國末期這個時代,就算到了後世二十一世紀也沒有幾個人能夠把這個問題解釋得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匯率的問題只存在於紙幣之上,但如果是硬通貨,則完全沒有匯率的問題,因為硬通貨體現的是貨幣本身的價值,而紙幣的價值是人為賦予的。
秦東聽完貝里斯庫斯就知道這傢伙偷換了概念,雖然一枚金元的價值是一金元,一枚羅馬帝國金幣的價值是一奧裡,但兩者在內在材質上的價值是不同的,以一枚金元的含金量而言,它的含金量是一枚羅馬金幣含金量的三倍,幾乎是由純金打造,它的重量是15克,而現在一枚羅馬金幣的重量只有6克左右,而且中間還摻雜了其他的金屬雜質,純度比金元的純度低得多,因此秦東才將兌換比例定為一比三。
秦東掃了貝利斯庫斯和巴西利斯庫斯一眼,扭頭向附近一名侍衛道:“去拿一枚金元和一枚金幣過來,再將造幣司的官員叫來!”
“是,大王!”
很快,造幣司的官員帶著一枚金元幣和一枚羅馬金幣過來了,“拜見大王!”
“免禮!”秦東抬手叫其起身,說道:“這是東羅馬帝國駐賽迪卡使館使臣貝利斯庫斯和武官巴西利斯庫斯,現在本王有一個問題,你身為造幣司的官員,想必對我們剛發行的錢幣很瞭解了,你告訴我們,我們發行的金元和東羅馬帝國發行的金幣有什麼不同!”
“是,大王!”那官員行了一禮,轉而面向貝利斯庫斯說道:“兩位大人,我國剛發行的一枚金元的含金量非常高,用現在的提純技術幾乎不可能再將裡面的雜質提純出來了,它的重量是15克,而據我所知,貴國的一枚金幣的含金量很地下,一枚金幣全重大約6克,但是含金量只有5克。按照含金量來對比,我國一枚金元幣的價值相當於貴國三枚金幣的價值,這就是區別!”
秦東臉上露出了笑意,看向貝利斯庫斯道:“兩位大人,聽見了嗎?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要將兌換比例定位一比三的原因,兩位還有什麼問題嗎?”
“可是,可是”貝里斯庫斯臉色漲得通紅,強撐著道:“可是一枚銅板在我國可以買一個饅頭,而貴國的一枚銅錢也只能在貴國買一個饅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