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第1/4 頁)
因為只有雙方都混雜在一起,那麼對方才會有顧慮,不能隨意的開炮,聯合王國的火炮雖讓裝上膛線,但在如此遠的距離也不敢說能夠直接命中敵軍而自己沒有誤傷。
戰鬥在持續、在升級,伊凡和亞歷山大一世已經吃過午餐,而從早上戰爭已經持續超過四個小時,很多筋疲力盡計程車兵已經撤下,當然最多的還是倒在那裡。
高強度作戰不僅僅是士兵們無法承受,就是指揮官也頭痛欲裂,甚至有幾個地方都已經開始出現休戰。
對於這種情況無論是指揮官還是伊凡、亞歷山大一世都沒有理會,其他的戰場都是輔助,只有他們面前這裡才是真正想要攻打的地方,因此休戰無所謂。
不過時間不能一直拖下去,否則讓普魯士王國發現他們的意圖,將來在想要找到這樣的機會可是非常的困難。
有專門計程車兵不停的送來戰場上的訊息,從三百人的陣亡到一萬三千人,整整四個小時,聯合王國和俄羅斯帝國計程車兵居然傷亡已經達到一萬三千人。
雖然其中俄羅斯帝國的死傷比例比較大一些,但伊凡依然很心痛,哪怕他看到普魯士王國的傷亡約在一萬五千左右時依然如此。
“死亡控制在大約一比一是好事情,在之前我們的傷亡要遠遠大過對方,可是這樣下去,真的拿下普魯士王國,估計我們也沒有抵抗拿破崙的能力”
亞歷山大一世對於未來充滿擔憂,不過伊凡卻沒有多想,因為他知道,普魯士王國絕對不會那麼傻如此不竭餘力的幫著拿破崙。
只要他們攻下這道防線,那麼距離威廉三世的底線估計已經不遠,讓對方保持中立也許問題並不是很大。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而已,具體如何還要看情況發展,誰也不清楚威廉三世的腦子中究竟在想些什麼。
“奧地利那方面有什麼進展?他們應該沒有普魯士那麼難對付,如果不行,我們可以轉戰奧地利,然後從奧地利馳援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
雖然對於未來並不是很擔憂,但是此時的情況卻讓他有一種不得不另找出路,畢竟這樣下去死傷實在是太大。
伊凡的話聽到亞歷山大一世的耳中,換來的卻是搖頭,看到伊凡露出不解的樣子,亞歷山大一世給予詳細的回答。
“奧地利和普魯士王國不同,對於普魯士王國,拿破崙一定是拿出令他心動的利益,因此才選擇站在他那一邊,奧地利”
是啊!奧地利之前被法蘭西帝國攻打下少半個國土,此時內閣中應該都是拿破崙的人,之前奧地利那位親王不是也說過,他們皇室已經喪失對於國家的統治。
另外一點則是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略重要性完全不同,普魯士的身後是神聖羅馬帝國,而奧地利則是通往神聖羅馬帝國和義大利的道路。
在這樣的情況,自然能夠看出奧地利的戰略位置要比普魯士強,最主要的是此時奧地利幾乎是在法蘭西帝國的影響下,他們國內的那些大臣們根本不能投降。
一旦投降,那麼將會面臨奧地利皇室的殘酷制裁,哪怕是最好的結果也是被剝奪身上的爵位被驅逐出奧地利。
既然奧地利方面不是很有可能,那麼還是繼續觀看眼前的戰場吧!
隨著兩人的說出,此時戰場上已經出現變化,在火炮的強力攻擊下,一小段防線出現缺口,可是此時普魯士王國計程車兵還沒有填補過去。
趁這個機會附近一個營的聯合王國士兵甩開正在交戰的普魯士王國士兵,直奔而去,只要能夠拿下並且固守住十分鐘,那麼接下來他們的援軍就會到來。
只是面臨前後雙重打擊之下,他們想要完成防守實在是太困難,如果換成伊凡在他的那個位置,一定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他能夠守住的機率太小。
果然,隨著雙方的廝殺喊叫、敵人的兇猛進攻,這個過來時就不滿編的營已經出現重大的傷亡,全營過來時的八百人此時還剩下不到三百。
“營長,我們撤退吧!”
一名堵住缺口計程車兵看著對面重逢上來的數不清普魯士士兵,焦急的對著身旁滿臉硝煙的營長大聲說道。
他的話語也是全體將士的心聲,只是這裡也許只有營長寥寥幾人知道,從他們過來的時候,這已經是必死之局,唯一的出路就是援軍儘早的趕過來。
可是他明白援軍趕過來的機率微乎其微,因為距離他最近的那一個營雖然只有上千米,但是卻被敵人狠狠的糾纏住。
等他甩開自己的敵人時,也許他們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