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1/4 頁)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諾爾布和山口騰一有異心也沒有人會跟著他造反,因為他們效忠的是聯合王國皇室而不是他們。
很多時候造反都是逼不得已或者順勢帶起的,並非造反者的本意,如果聯合王國真的有人想要造反,那麼他首先要讓別人在不知不覺中明白自己已經是死路一條,而唯一免除一死的方法只有造反。
在這樣的情況才有可能成功,如同刺殺列夫這樣的事情,無論想要造反之人找誰,那麼都不會有人會做這件事。
但是如果來人只有狄安娜一人或者是內閣、軍方的官員,例如哈伊爾和莫日根,那麼他們就沒有這份擔心,因為他們完全可以說現在皇室被矇蔽,這些人就是罪魁禍首。
他們可以利用公民對於他們的新任,而一步步帶著他們走上造反的道路,當有一日他們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們的退路已經被斬斷,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下去。
此時的加拿大地區因為狄安娜的插手,雖然諾爾布和山口騰一依然在這裡具有很大的聲威,但是卻增加皇室在這裡的影響力。
同時狄安娜也已經從當地權貴中明白諾爾布和山口騰一根本沒有反叛的心思,否則這一次就不是調職而是直接剿滅。
其實對於聯合王國來說,北美的事情只是一個爭端、一個起因而已,就是沒有這個原因山口騰一和諾爾布也會被掉離開。
沒有人清楚,其實兩位主角也每日都在盼望這伊凡把他們調開,聯合王國對於他們不放心,他們也很擔心被伊凡和內閣誤會,這樣每日忐忑的生活真的不容易。
同時他們也很捨不得這裡,這裡自己經營的一切,否則他們早如同蘇里科夫上(和諧)將一樣主動的申請調離。
1805年5月,拿破崙正式撕開他的假面貌,冊封自己為義大利國王,同時這也代表著義大利已經完全落到拿破崙的手中。
此時西歐能夠抵抗拿破崙的只有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當然沒有淪陷的還有幾個國家,只是他們根本就不具備抗衡的能力。
隨著義大利的淪陷,神聖羅馬帝國很是慌張、同時西班牙也開始做出應對拿破崙的反應,畢竟他們已經察覺拿破崙正在圖謀他們的國家。
一個義大利國王的頭銜,同時讓俄羅斯帝國和聯合王國緊張起來,英國人也不再當歐洲的攪屎棍子開始動真格對付起法蘭西帝國。
英國人的突然發威的確讓法國人吃了很大的虧,不過這樣的虧很快就被神聖羅馬帝國承受,在猛烈的攻勢下,神聖羅馬帝國好幾個候選侯國家開始支撐不住。
充當救火隊員的弗朗茨二世皇帝陛下很是忙碌的跑來跑去,既要安撫各國的國王,同時還要努力的為抗擊拿破崙做準備。
弗朗茨二世: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位三十餘歲的年輕皇帝,此時正在為他的生存做著奮鬥。
神聖羅馬帝國的局勢其實已經非常的緊張,因為在他繼任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這個頭銜已經沒有太大的用處,他能夠成為領袖,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國王的稱號,若非這樣,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們誰會聽從他的意見?
對於歐洲此時的緊張局勢亞歷山大一世表示很是痛心,當然很多人都知道,他痛心是因為聯合王國和俄羅斯帝國的壓力越來越大。
為此伊凡也急忙的從新西伯利亞趕回前線,只是等他趕到這裡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半個多月,西歐的局勢已經相比較而言穩定一下。
弗朗茨二世也是一位很有能力之人,在他的指揮下,總算再一次的抵抗住拿破崙的攻擊,不過他自己也明白,幸運之神不能一直眷顧自己。
奧地利此時的局勢很危險,不過對於弗朗茨二世來說,奧地利的危險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因為這代表著他即將有新的援軍。
為此拿破崙特意安排兩個法國軍團趕到奧地利,第一次進行軍事上的支援,而不是以往的軍械支援。
這也是聯合王國士兵第一次面對法國軍隊,此時聯合王國軍隊已經來到奧地利,因此伊凡到來的地點自然也是奧地利。
普魯士王國那裡邊境上駐守的都是俄羅斯帝國士兵,進攻可能他們沒有能力,但是如果普魯士王國撕毀協議準備和俄羅斯帝國開戰,那麼他們還是能夠守住邊境的。
伴隨著炮火聲伊凡來到前線,此時的戰爭局勢已經很是激烈,每日都會有拿破崙的軍隊和聯合王國的火炮進行對轟。
在大炮上拿破崙的火炮和聯合王國相差不遠,畢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