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3/4 頁)
司令伊茲梅洛夫,兩名都是上(和諧)將軍銜,當然,這俄羅斯聯合王國的軍銜需要等日後伊凡重新為他們佩戴上。
軍制改革中,伊凡將會把俄羅斯聯合王國的正規軍數量改編為五十萬,其中東線二十萬,他們的主要針對目標是拿破崙。
西線十萬,他們的主要針對目標是北美的那些國家,南線十萬,他們主要針對的是滿清帝國,南線計程車兵主要聚集在烏里雅蘇臺和哈薩克地區。
東北地區因為地區的關係,滿清帝國想要悄悄的偷襲那裡可能性很小,一旦他們敢要出兵,那麼烏里雅蘇臺計程車兵可以直接攻打到他們的首都去。
因為最後會劃分為三個大軍區,為此,軍區司令的人選問題也需要重新商議,這對於不滿足於現狀的一些將軍們來說是一個機會。
同時每一個職位的含金量會提高很多,也許之前一個副司令只需要中(和諧)將就能夠擔任,但是現在也許只有上(和諧)將才可以。
當然,聯合王國不僅僅只有五十萬的正規軍,他們還有三十萬的預備役士兵,這些大部分都只會服役兩年的時間,如果表現良好並且自己有意,那麼會轉變為正規軍。
預備役士兵的年齡大約都在十六歲到二十歲左右,而正規軍的年齡都在二十歲到三十五歲中間,當然,軍官的年齡並不在限制當中。
第三百五十五章 黑海艦隊
五十萬正規軍代表著俄羅斯聯合王國或者說俄羅斯聯邦需要裁撤部分士兵退役,當然,對於這些退役士兵他們是不會遭遇虧待的,很多的公務部門或者預備役教官位置等待著他們。
相比較之前正規軍的身份,也許此時的地位要差一些、薪水差一些,但是他們的安全效能夠有很大的提高,為此,退役計程車兵大部分都挑選戰功顯著、年齡有些偏大並且沒有結婚的。
俄羅斯聯邦政府的好意士兵們自然明白,但是他們很捨不得那個大家庭,畢竟是生活幾年,有一些甚至是生活十年。
俄羅斯聯邦是伊凡最後定下的名字,就如同挪威和丹麥兩個國家共有一個君主那般,他們的名字就叫做丹麥——挪威王國。
伊凡本身覺得俄羅斯帝國和聯合王國是一體的,因此被稱呼為俄羅斯聯邦其實也很正確,唯一不合適的也許就是把俄羅斯放在前面會讓聯合王國的公民有些小小的不滿意,這一情況主要體現在東北和海外地區。
經過俄羅斯內閣和聯合王國內閣的詳細辯論,他們最終認為還是把內閣合併到一起比較好,只是首都或者說伊凡待的行政中心讓人很是糾結,不知道應該選在哪裡。
這件事最終是伊凡定下來的,莫斯科不合適、新西伯利亞好好一些,畢竟這之前也是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但是此時他政治上的意義太濃厚,因此同樣不合適。
沒有辦法之下,伊凡只能在兩者中間的位置見一個大型城市,城市的名字算是紀念葉卡捷琳娜二世,因此被命名為葉卡捷琳娜堡。
那裡,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首都,同時新西伯利亞和莫斯科也分別負擔一些政治工作,算是陪都的存在。
其實葉卡捷琳娜堡已經存在,只是基礎弱一些而已,不過在俄羅斯聯邦的強大經濟之下,想要完成這裡的建設,只需要花費一兩年就可以。
這裡的完成建設是指把葉卡捷琳娜堡建設成大型城市,例如莫斯科、新西伯利亞那樣的存在,甚至也許因為科技的提升,那裡會建造的更加現代化也說不定。
不過在葉卡捷琳娜堡沒有建成之前,內閣還是需要先合併的,首先就是安東掛一個內閣副首相的名稱,至於俄羅斯帝國的那些內閣成員們,針對他們的能力進行挑選,如果差不多的則放到內閣各部中擔任副手,不行的則直接剔除。
當然全部擔任副手是不合適的,俄羅斯帝國的財政部即將脫離出經濟部,一旦脫離出來,那麼約翰尼將會負責財政部,經濟部部長的位置伊凡準備讓安東監管。
安東一旦成為俄羅斯聯邦的副首相,那麼就相當於內閣有權利直接管轄原俄羅斯帝國內部事務,這相當於把安東架空。
雖然安東不一定會有意見,畢竟之前他已經做好自己不是俄羅斯帝國首相的準備,能夠繼任首相已經出乎他的意料,因此他是不在乎自己成為俄羅斯聯邦副首相的,哪怕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副首相。
能夠兼管經濟部絕對是意料之外的驚喜,當然,做出這個選擇也是因為安東在經濟方面的能力的確很強,否則俄羅斯帝國也不會在短短几年內,經濟飛速的增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