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第2/4 頁)
仿西方君主立憲制的打算,但是這卻是有一個前提,那便是有足夠的既得利益者的支援,同時也是需要經過數代人的教育之下,這才能擺脫王朝對於百姓的壓迫力,水到渠成的完成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但是易飛卻是沒有這個時間,就算他致死也是推行這種政策,但是也不可能讓繼承者也是沿著他的道路走下去。而且易飛如今也是擔心,繼承人會不會因為巨大的權位誘惑而強行變更自己進行一半的工作!畢竟那個時候,中國內也是有為數不少的人已經接受了共和的主張,甚至鎮西軍都會進而產生分裂,一場內戰更是無可避免。而這種內戰卻是對中國而言,完全是毀滅性的,中國想要重回世界之巔也許再也不可能實現。
近代軍隊的威力足夠的大,產生的破壞力也是絕對會大的驚人,也許一戰之下中國就會再次成為一片廢墟!自己被自己打廢了,還談什麼復興?
而自己再進一步,似乎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畢竟如今鎮西軍的共和思想還未形成,帝制依舊是鎮西軍上下的共識。而他們迷茫的是,易飛為什麼不登臨絕巔,反而十分的排斥這個位置,易飛不願意再上一步,那他們也註定會前程受限。
但是易飛再上一步,卻是與自己的理想完全相悖。若是再進一步,還是堅持推行帝國主義,那英國的愛德華就是自己的最好榜樣,不,也許是自己子孫後代的最好榜樣。但是若是讓中國再一次進入封建輪迴,更不是自己所願!以犧牲自己一族的性命來完成中國的近代化程序,易飛感覺自己還沒有那麼偉大。但是登臨絕巔之後,這一天也是遲早會找上自己的子孫後代。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易飛也是感覺到迷茫和痛苦。但是易飛卻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選擇了,北方的崇禎已經開始不老實了,而小皇帝如今雖然聽話,但是誰能說長大之後的他不會產生別的念頭?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似乎我已經沒有選擇了。”易飛的話語平靜的令人發寒,目光中也是充滿了無盡的黑暗。
第507章決不妥協
任何東西在失去後才會覺得珍惜,這是人類自古至今的通病。如今的大明縉紳們也是如此,在經歷過鎮西軍的**之後,頑固的縉紳被直接清除,而大部分都是隻能低頭順服。
往日的榮光不在,各種特權也是消失一空,如今唯一還能保留的,大概就是他們之前的養成的驕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作為地方上不多的讀書人的高高在上的感覺,也是開始慢慢消退,在鎮西軍治下,各種學院不斷增加,最後達到空前的十里一學,百里一院的規模時。
無數適齡兒童的不斷入學,在學費全免,成績優異者更是有著眾多的生活補貼刺激下,大明各地也是幾乎完全普及了識字率,至少適齡兒童已經沒有了文盲。越來越多能夠識文斷字的孩童也是讓縉紳的位置更加的不穩,這些原本知識的代表,縉紳階層能夠剩下的榮耀已經少的可憐。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這種榮耀更是會一去不復返。
隨著視野的開闊,原本地方公義的化身,地方的縉紳與鄉老也是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已經不再那麼容易被人忽悠的普通百姓,也是開始反思以及重新認識這些縉紳們的所做所為,畢竟他們家裡的孩子在學堂上學到並且回來告知他們的事情,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從來沒有懷疑過的事情。
譬如說豐收季節糧價為何一跌再跌,為什麼青黃不接之時,糧價卻是一路高攀?為什麼縉紳鄉老們肯貸給他們貸子讓他們能夠渡過難關?如今也是從孩童的嘴裡得到了答案,賤收高賣,屯積居奇,這種從來沒有聽聞過的詞彙也是讓他們思想受到極大的衝擊。
尤其是孩童們受到的教育講這種事情從頭到尾全部剖析過一遍後,他們也是極為受到震動。這一切原來都是當地縉紳與糧商之間相互勾結而來的,透過商人大肆壓榨百姓的血汗錢,然後縉紳們再出頭做好人給他們貸子,這種高利息的貸子也是不斷的利滾利,讓他們的負擔一年比一年重。許多人最後只能選擇賣田以償,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的百姓從自耕農一步步的淪為佃戶,然後永世不得翻身,而他們的田地,也是全部進入了笑呵呵的縉紳手中。
而最為可氣的是,他們竟然祖祖輩輩都是感激著這些肯在他們困難之時給他們貸子的縉紳!這種變相的霸佔自己田地,卻讓自己祖輩感激他們!這些吸血蟲!這個道理原本十分簡單,但是原本一輩子只與田地打交道的百姓根本就看不出這裡面的貓膩,只能年復一年的被人擺佈著!
但是現在,原本他們看來十分和善的縉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