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4 頁)
意的保證也是沒有。
而且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雖然如今入寇大軍傷亡慘重,更是士氣低落,但是卻是頭一次有這麼多的八旗完全倒向自己。雖然他們更多是因為畏懼皇太極而倒向自己,但是直接的效果卻是讓多爾袞第一次掌握了超過半數的八旗軍馬,可以說在實力上已經與皇太極不相上下。勢力上的增幅,也是讓多爾袞心底那一抹野心也是不斷的增長著,雖然還沒有露出表面,卻是已經發了芽。
他心中也是如同明鏡一般,只有將這些八旗兵馬牢牢握於手中,形成統一的同盟,這才能與在遼東如日中天的皇太極討價還價。對於能夠安然熬過這一關的希望,甚至也是已經壓過了對皇太極的仇恨之心,畢竟自己剛剛打了一個敗仗,這個時候與皇太極爭皇位,那完全是找死,起碼在遼東是號召不起來什麼人響應。
但是對於皇位的想法,其實多爾袞也是無時無刻都在想著。但是對於皇太極,他卻是從心底有著深深的畏懼,原本只是希望自己年輕,而且只要步步謹慎,不給皇太極下手的機會。那隻要熬死了身體虛弱的皇太極,那遼東還能有誰與自己爭鋒?
但是沒想到,如今的形勢如此急轉直下,一下子將他原本韜光養晦的打算落空了。不管他願不願意,也只能站出來與皇太極打對臺戲。但是這個時機委實不是太好,無論對於自己還是皇太極,一個不慎就會導致滿清的分裂和內訌。而這恰恰是他與皇太極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事情卻是並沒有其他選擇,除非多爾袞心甘情願的將多鐸和自己捆綁於皇太極面前,接受一刀之厄,否則這種情形就只能這樣對峙下去。
而他更知道,這樣對峙下去自己遲早也會崩潰。畢竟沒有糧草輜重和金銀與皇太極對峙,部下遲早也會離散而去。對於皇太極如此輕易的下詔赦免自己,多爾袞是一個字也不信的,他更加明白,這一次皇太極絕對是要藉機除去自己!
既然你要如此絕情,那就休怪自己也是心狠手辣了!大帳之中,再次看完皇太極的赦令後,多爾袞臉色不斷的變幻著,燈火搖曳之中,那張臉也是被燈火閃爍照耀的無比陰森!
第355章首戰
大軍出塞,壯闊的草原也是出現在面前。
天蒼蒼,野茫茫,但是風吹草低,卻是見不到牛羊。沿途的蒙古人早已經實行堅壁清野,更無一戶牧民存在,全部隨著大部落向北遷涉,但是大部落想要遷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畢竟沿途總是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對於漢人來說可能是不容察覺的。但是對於同樣擅長追蹤的蒙古人來說,那就無所循形,隨著瀚不離部前出偵查,越來越多的痕跡也是出現在出塞大軍面前。
騎兵賓士於半人高的牧草之中,其中的酷熱和艱難也是不為人表。出塞數日後,就算再為樂觀和感性最高的人也是失去了那種剛剛見到草原時的胸襟開闊的想法。天地一線均是一片蒼茫,這種景色頭一次見雖然震憾,但是看多了也是一種折磨。
尤其是這種往往一日上下也是見不到一個人的情況下,更是讓人備感難受。每次遇到河流之時,也是出塞大軍最為歡騰之時,人馬不僅可以痛快的喝飽了水,還可以分批入水一洗身上的酷熱與疲勞。
追逐的日子是最為苦悶的,不過所幸的是,追逐這數日後,前方的痕跡也是越來越明顯。道路之上,牲畜的糞便之類的東西也是多了起來,這下不用蒙古人再解釋,所有漢軍都是明白。已經追的近了,蒙古人已經沒有時間清理這些痕跡,這也意味著,他們的第一份收穫也是越來越近!
果然,一日後,最前沿的蒙古斥候已經與斷後的蒙古人斥候糾纏在了一起。數千漢軍一聲歡呼,終於追上了這些只懂得逃竄的蒙古兔子!
這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部落,數千老幼帶著數萬頭牛羊艱難的向前而行,而護送他們的則是一千餘蒙古騎兵。這些蒙古騎兵看起來不象是察哈爾人部的精銳,他們中身披鐵甲的根本沒有幾人,而且大半都是舉著馬叉和糞叉,而且射過來的箭矢也是輕飄飄的,對於清一色身披鐵甲的血騎完全形成不了什麼殺傷力!
而且這些騎兵為了守護老幼也是無法突圍,只能硬碰硬一般的迎向洶湧而前的血騎部眾。這些人雖然壯烈和勇敢,但是卻是引起不了血騎什麼興趣,易飛更是不會讓這些人消耗寶貴的血騎老兵的體力,令旗一下,三千漢奴騎兵立即洶湧向前,滾滾的向著蒙古人迎了上去。
短暫而冷酷的交戰之後,一千餘蒙古騎兵快速的消融不見,這些對於蒙古人無比仇視的漢奴出身的騎兵下手絲毫不容情,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