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憶又一次湧上來,對朝廷的離心離德已經不在深埋於心底,而是開始流於表面。
易飛張了張嘴,但是卻什麼話也沒說出來。對張俊卿曉於忠義?那根本是對牛彈琴,曾經數年的痛苦經歷,積累的對朝廷的仇視並不是幾句輕飄飄的話就可以揭過,而且易飛更加不願意鼓勵對朝廷的忠義。更重要的是,易飛並不知道,有張俊卿這種念頭的老兄弟還有多少,如果自己再執意為大明而戰,會不會造成鎮西軍的分裂?當然,若是在他們和朝廷之間做選擇,易飛肯定二話不說放棄朝廷,而且這數年來,掛著官軍的名頭,但是易飛對於朝廷的防範卻是極深,這些老兄弟們也是看在眼中。也許正是這種潛意識的行動,才會讓鎮西軍一直沒有分裂之憂。
看著易飛沉思,張俊卿也是覺得易飛是贊同他的話,小聲的道,“大當家,咱們回山西吧!有著數萬雄軍在手,無論誰也是奈何咱們不得,何必為這些昏暗的朝廷賣命!?”
一句久違的大當家也是將易飛從思索狀態拉了回來,不過他卻是搖搖頭,鄭重的道,“我並不是為大明而戰,我的目標只是建奴,建奴一日不滅,那便征戰不息!”
“大當家,你跟建奴有何深仇大恨?”見身邊也是沒外人,張俊卿忍不住的將心中這個深埋的疑惑問了出來。
“沒有仇,只不過,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來到大明的原因!”仇恨?當然不可能有什麼仇恨,易飛苦笑著搖搖頭,一臉鄭重的說道。
雖然是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話語,但是張俊卿卻是一下子深信了,越來越多的人都是在流傳,易飛是星宿下凡。而張俊卿也是第一次從易飛口中得到‘證實’,要不然誰會用使命一詞?更何況,這句‘來到大明’已經明顯的表現出了易飛原本就不是大明子民,生來就不是大明子民,不是星宿下凡又會是什麼?
張俊卿記得第一次遇到易飛時,易飛穿著打扮也是顯得十分的特立獨行,根本就不是大明的衣飾。而且他還留著一頭短短的頭髮,雖然只是單人匹馬,卻是將他們一夥準備搶劫他的六人打的滾了一地。雖有強悍的武力,但是卻似乎對於大明一無所知,更是向已經絕望的自己幾人問起這是什麼年代。最後更是放過了他,甚至對最為無禮的羅立也只是多踹了幾句,根本就沒有這個時代最常見的一刀兩斷的行為。
不過,自此之後,他們也是逼不得已的只能跟隨著易飛。從一開始的口服心不服,到最後的死心踏地。中間經歷的生死和各類挫折數不勝數,但是卻是在易飛的帶領下都熬了過來,最後更是聚集起一百餘兄弟,更是借關寧鐵騎全滅開山斧一役成功脫離流寇身份。
然後便是一連串讓張俊卿都覺得如同做夢一般的歷程了,從只得一百餘人的小杆子,成為現在的數萬雄師。而張俊卿自己更是從一個小小的今日不知明日事的流寇,成為今日的副將,手下更是有著數千戰力強悍的血騎!有的時候他在天亮醒來,都會懷疑這會不會只是自己的一場夢?
但是官做的越大,張俊卿對於朝廷的瞭解就越是深刻,越是明白大明走到如今這一步,已經是積重難返,迴天無力。對於手掌數萬雄師,已經有了割據一方實力的易飛還如此聽命於朝廷,自然十分的不理解。尤其是這次,在易飛解釋了皇帝為何強制他們按兵不動的原因之後,張俊卿對於朝廷最後一絲牽掛也是蕩然無存!
在他看來,朝廷好不容易有了鎮西軍的滔天大功,壓制住甚至可以說已經能夠將這次入寇的清軍一網打盡之時,卻是寧願犧牲百姓也要先行鎮壓天下被逼反的百姓們的用心,也是讓他極為憤怒。而且對於鎮西軍可能會出現的將槍口對向這些百姓之時,張俊卿的反應就不再是憤怒了,而是化成了森寒的殺機。
這次高起潛擁兵自重,對於三千建奴竟然畏縮不前,除了讓張俊卿產生濃濃的不屑外,更多的則是對朝廷的完全死心。張俊卿覺得,李自成之流雖然流寇成性,不事生產,所過之地往往人口錢糧為之一空,但是起碼也是給了被脅迫的百姓一口飯吃,雖然這也是斷頭飯。但是朝廷呢?朝廷除了奪走百姓最後一口糧食,更是將屠刀高高舉在這些沒有活路的百姓頭上!
“伯爺,大軍已經集結完畢,隨時可以出發!”正在這時,數個千總也是策馬而來,高聲的彙報道。
易飛深吸了一口氣,手一揮,厲聲道,“兵發高陽,斬了阿巴泰的狗頭!”
“遵命!”
數個千總興奮的應命,號角齊嗚,數千血騎立即形成一片滾滾的鐵流,向著高陽而去。
“城破了!”
“破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