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第2/4 頁)
升既能除害,又能解決糧餉問題的決心。
不過,這些都是易飛的一面之辭,未知真假。但是以盧象升的直覺,卻覺得易飛說的基本上可能說八九不離十!在盧象升匆匆離去之前,易飛更是執意將這次大同鎮之行的成果送於盧象升,畢竟盧象升想要出動大軍,也是需要糧餉在前。為了避免盧象升推辭,更是當著盧象升的面下達了命令!
看著帶著一臉憤慨又是一臉歡喜的表情的盧象升一行人,易飛也是在心底笑了起來。山西八大皇商,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
對於這些敗類,易飛沒有任何同情之心。說實話,要是盧象升不動,那易飛也會在近三萬大軍形成戰力後就動手掃滅這些敗類!而且還是連根拔起了他們,少了這批帶路黨,那麼在未來應對建奴大舉來攻之時,也是會多佔幾分贏面!
若是將這八大家殺個血流成河就可以挽回幾分漢家的氣運,那易飛就心甘情願當這個儈子手,寧願屠夫之名加身,也不願錦繡山河*!
第278章盛京
崇禎十年七月二十三日,盛京。
肥胖的皇太極高坐於龍椅之上,細小卻不斷閃爍著寒光的眸子也是掃視著一眾奴才們。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地跪拜之人卻是沒有一人敢於正眼看上一眼,全都匍昫於地。
每當看著一群人如同狗一般跪伏於地,皇太極心中總是有一種十分爽快的感覺。人生在世,當掌天下權,令所有人都如狗一般在自己面前跪地,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平身!”
好一番回味這種感覺之後,皇太極那有些陰冷的聲音也是響起。
“謝皇上!”
一群人戰戰兢兢的起身,在如今的大清,更無一人敢於和皇太極唱反調。而且皇太極這數年來,賜死阿敏,莽古爾泰等又是死的不明不白。原本平起平坐的四大貝勒如今只剩一個一向以皇太極馬首是瞻的代善。
在這種情況之下,威風一時無兩的皇太極在大清也根本是找不出一個可以抗衡之人。就算唯一一個組合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也是被皇太極分化離間,收阿濟格為已用,打破三兄弟聯合。
而皇太極更是握兩黃旗在手,再加上兒子豪格的鑲藍旗,代善的正紅旗,阿濟格的正藍旗,可以說是在實力上完全壓倒了多爾袞、多鐸二人的兩白旗,在大清可以說是說一不二!
“睿親王,朝鮮之事可已安定?”皇太極第一個便是看向這個貌似恭順,內心則是野望無盡的兄弟。
崇禎九年底伐朝,年初大軍便得勝而歸,卻是留下兩白旗收拾手尾事項,明著是信任二人,實則是讓兩白旗在朝鮮和一些不服大清管束的勢力大打出手,順便消耗下兩白旗。這種事做的好,沒啥功勞,畢竟大仗都已經打完了。若是做的不好,清理的不夠徹底,讓朝鮮再次復叛,那自然會有多爾袞兩兄弟的好果子吃!
“回皇上,奴才已經基本上平定了朝鮮,更是駐紮兩個甲喇於平壤,朝鮮已經不足為慮!”多爾袞恭敬的回答著,心中卻是無言的罵著,但是卻絲毫不敢流露於面上。
“睿親王辛苦了,且於盛京休息一番。”皇太極淡淡的說道。
這個結果他早已經知道,更是對朝鮮人沒用也是有些暗恨。不過,在朝鮮一呆便是大半年,也是肯定讓如今的兩白旗疲累不堪。更是將原本勢力便已經萎縮的兩白旗再次牽絆了兩個甲喇人馬。再次擴大了兩黃旗對兩白旗的數量優勢,有效的震懾這個還心存幻想的弟弟!
至於從朝鮮擄掠而來的糧草等物,皇太極根本就沒問。朝鮮這種貧瘠的多山小國,兩白旗的收穫肯定也多不到那去。
接下來,皇太極與眾人也是商討了國內的各種事宜。說是各種事宜,其實也是軍事方面。雖然大清也是仿效大明建立了六部九卿,甚至還有大學士。
但是在滿清所佔據的這小塊遼東上,還是沒有多少用武之地。至於農業,則更是阿哈提供三分之一的所需,其他都是從大明處搶來的。
不過,滿清也不是沒有特色,盛京外十數里都是工坊。鐵爐無時無刻不在燃燒著,從大明擄掠而來的匠工也是在皮鞭加利刃的逼迫下,每日都是有著海量的武器和盔甲一類出爐,源源不斷的補充著八旗所需。
可以說,滿清就是一個以軍事為主體的近似法西斯般的政權,他們的存在似乎就是為了征戰。碰到了大明末年,文治武功都是敗壞到最後階段,更兼天災人禍不斷,這才有了他們的機會,否則換了任何一個王朝初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