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3/4 頁)
哥不放心這廝,我這就提兵去滅了他!”
“住嘴!你若是想讓你的鑲白旗死上一半人,或者說全軍覆沒,我不攔著你!”多爾袞冷冷的說道,這個弟弟勇猛有餘,但是在大局把握上卻是十分的不堪。
“十四哥,你也太小看我的鑲白旗了吧!這次南下,我可是帶著近三十個牛錄,足有六千大軍,難道還敵不過這千餘明軍?”多鐸雖然一向十分信服多爾袞,但是如此小瞧鑲白旗戰力,也是讓他心中不服。
“你有六千人,難道這夥明軍就只有一千人?”多爾袞沒好氣的道,“據蠻子城的情報,鎮西軍這次出動的大軍足有兩萬人上下,其中更是有著騎兵近八千!而河套兩次大戰,這夥騎兵出動的最高人數也未超過五千人,但是我大清與蒙古騎兵哪次不在萬人以上?哪次佔過便宜?”
多鐸這才悚然,雖然說兩次河套之戰,都不是兩白旗扛陣。但是同為八旗,相互之間的差距能有多大?既然正紅旗不敵這夥鎮西軍,那兩白旗就算比正紅旗強些,但最多也只能做到可以抵敵。而這還只是其中的騎兵罷了,若是再算上,萬多步軍。這可不比其餘草包明軍,甚至可以在以少敵多。若是在騎兵相峙不下之時,萬餘步軍再蜂湧而至,那多爾袞所說的死上一半人,還真的是最輕的了!
對於鎮西軍,多爾袞並不陌生。可以說他的正白旗兩次受挫都是出於鎮西軍,崇禎七年,鎮羗所神木城下,百餘披甲魂斷城下。崇禎九年,更是有著數千旗丁、阿哈等折戟於鎮西衛。而河套之地更是滿清的傷心之地,前前後後,包括蒙古盟友在內,損失已經不可計數。可以說,易飛是滿清的大敵。而且這個大敵似乎還是莫名其妙的跑了出來,完全不是原本大明體系中出來的。而且,多爾袞明顯感覺的到,這夥明軍對於大清敵意甚重。
相比別的明軍,碰上清軍避之為恐不及。而這夥明軍卻是給多爾袞一種感覺,他們是找著上門打架的!明軍主力雖然不知什麼原因,龜縮於昌平,但是這夥明軍卻是橫衝直撞,一路不斷的攻擊向前,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已經吸引大清的注意,他們這是想讓自己在倉促之間調兵與之決戰嗎?多爾袞不由的向這方面想去。
但是問題是,自己不可能用兩白旗為皇太極掃除障礙,否則自己兄弟二人的下場肯定很難看。但是就此眼睜睜的看著鎮西軍一路橫掃向北而去,回國之後,皇太極肯定也是以此為難。多爾袞眉頭皺成一團,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來人!立即飛馬相報揚武大將軍,明軍勢大,請其立即率兵來援!”多爾袞片刻之間便下了決定,就算破壞此次出兵的初衷,也決不能自己單獨面對鎮西軍,要損失,大家就一起損失吧!
第289章天不佑大明
崇禎十一年十月二十日,休整之後的鎮西軍再次踏上征程,這一日也是到達了宛平縣城外圍。
這一路來,易飛也是明顯的感覺的到,清兵的斥候也開始增多起來。不斷的遠遠的在外圍監視著大軍動靜,而鎮西軍的夜不收們也不可能放任清兵就這樣在大軍周邊晃盪。
因此,一路上斥候之間的較量也是開始不斷的加強,對抗激烈的程度也是不斷升級。清兵的優勢是單兵作戰能力,而明軍夜不收們的優勢卻是在於數量和配合上。數日下來,兩方都是損失慘重。
到達宛平縣城之外時,宛平城也是如臨大敵,客軍到達總是意味著混亂。尤其是在他們糧餉不足之時,更是地方禍害,誰碰上誰倒黴,要是衝進城來。說不好,就是一場浩劫。
但是所幸,這些客軍人數雖眾,但是卻是並沒有要求入城。甚至連米糧都未要求給予,只是要城內給予一些防禦物資,這些事不叫事,反正城內用不上的鹿角、鐵蒺藜什麼也是眾多,守軍直接從城頭上扔下眾多。
看著這些客軍在清軍的不斷騷擾之下,有條不紊的靠城安營紮寨,也是暗暗佩服於他們的膽魄。要知道,清軍大軍離此可是不遠,在城外安營那可是極大的危險,但是這些人只是感謝守軍善意的提醒後,並不在意。
城頭上的守軍看的明白,雙方斥候在城東十數里外不斷的糾纏。但是,突然東方出現一股騎兵,足有千騎上下!在這千騎之前,還有數百明軍,不過這些明軍此時卻是狼狽不堪,手中的武器、盔甲什麼的幾乎都扔光了。若不是還穿著破爛的明軍軍服,估計跟一群難民沒什麼兩樣了。
城頭上的瞭望到情景的守軍也是急忙嗚金向城下的鎮西軍示警,片刻之後,鎮西軍也是立即分出一千人的騎兵隊,直直的迎了上去!
但是預料中的戰鬥並未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