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評價與分析資料趕回這裡,與專家、科研人員共同分析、探討,往往會為一個學員的去向爭論半天,這些孩子在他們主管教官的眼裡都是寶貝,都想給自己的學員規劃一個好的未來,爭來爭去往往還要顧明輝拍板,老將軍最後也奈不住性子。
“你們總是這樣爭來吵去,有什麼用,他們今後還是要回到這裡,還是一個整體,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革命工作分工不同,不管今後到什麼崗位,都是工作需要,你能說後勤保障不重要嗎?沒有一個強力的保障部門,前邊的隊伍不可能打勝仗,你們這些人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這個道理還不明白嗎?”
顧長輝一通雷煙火炮,事情很快就都定下來了。
此時,基地只剩下不到二百名學員了,當薛明在一次訓練結束之後讓他們所有人都回去收拾自己的東西準備明天出發的時候,梁青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不是高興,她只想儘快逃離這裡,因為這裡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勾起她對之前的回憶,喚起她對好友的思念之情。
看著梁青把毛筆、墨汁都裝到揹包裡,小研不解的問道“青姐,你還帶著它幹什麼?還沒寫夠呀”
梁青笑了笑:“我發現學習書法可以讓我心情安靜下來,什麼都不去想,也可以從中感受到快樂,你沒覺得嗎?”
小研直愣愣的看著梁青,一副不解的神情,梁青捶了她一下“看什麼看,拿我當怪物了。”
學習寫毛筆字是薛明的主意,理由就是這樣可以讓學員能更好地學會控制。
為了讓他們在射擊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偶然之間,薛明找到了這個辦法。
基地裡有很多學者,其中不乏書畫愛好者,一次薛明為了一個機械方面問題去向一位老工程師請教,見老人正在練習書法,立即被吸引過去,尤其是老人偌大年紀,提筆在握,臂不晃,手不顫,下筆一氣呵成,寫出的字蒼勁有力,薛明不禁由衷的讚歎,竟忘了來這裡的本意,向老人請教起如何學好書法,有沒有竅門、捷徑。
老人大笑“沒有竅門,更沒有捷徑,除了持之以恆的練習,還要看自己的悟性,中國書法講究的是氣定神閒,懸腕提肘,調動腰背乃至發揮全身的力量,融貫於筆尖,一氣呵成,沒有一個長久的練習與積累,是不會寫出好的書法的。”說完,老人即興為薛明抄錄了包世臣的【執筆圖】……………‘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氣先將兩足安,悟入鵝群行水勢,方知五指齊力難’。
薛明看著、品味著,猛然一拍腦門說道:“這就是我們射擊時要達到的境界,定氣、足安,匯全身精力於手指之間,筆隨心動,槍亦要隨心而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槍合一,謝謝,謝謝。”說完,薛明拿起那老人寫的那幅【執筆圖】轉身跑了出去。
老人望著他的背影,搖了搖頭笑了:“這孩子,魔怔了。”
從此,每天晚上除了正常的文化課以外,這些孩子多了一項任務~~學習書法。為此,薛明還特地把老工程師請來授課,孩子們在他的高壓之下,接受了長達半年之久的書法練習。對於訓練了一天,手臂僵硬、顫抖,習慣於大開大合的孩子們來講,學習書法真是一種磨難,想把字寫好簡直比登天還難,但也確有人在不久的將來練得了一手好字,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在最後一批學員離開狼窩以後,基地開始了從使用以來最大的一次升級改造,許多現代化的設施將投入使用。
新一期的集訓分為南、北兩個地點進行,人數都在六百人左右,每個地點各三隻集訓隊。西北方面位於青海高原,南邊位於雲南熱帶雨林。薛明帶著他的學員們,來到了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新的集訓地點在雲南某處的一個軍事基地,這裡正是薛明以前老部隊的駐地,薛明第一時間看望了自己的老團長,老團長早已知道薛明所接受的任務的責任重大,當即表示全力支援,併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後勤保障,這讓薛明萬分感激,自己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訓練中去。
在和另外兩支隊伍匯合以後,新的集訓開始了,而集訓的第一課,是熟悉他們的嶄新裝備。
原先他們訓練也有配置成套的裝備,但都是照貓畫虎,薛明總是不滿意,他一再和顧明輝絮叨,希望搞到世界頂級的特種裝備,哪怕只有一套也可以,起碼可以省去我們慢慢摸索的時間,提高效率。老人禁不止薛明的軟磨硬泡答應去裝備部問一下,沒想到上級大力支援,一部分原因是現在各部隊都在搞特種部隊籌建需要大量的高階武器裝備,另一方面,我軍也開始慢慢改革,經過一次裁軍以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