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殼雖無肉,但殼的虛名猶在, 因此殼仍是有價值的。 張玉良就看中一隻殼——英人創辦的聯邦地產有限公司。該公司往昔 財大氣粗,今日囊中空空,但昔日的顯赫名聲卻不倒。張玉良把新建的第 一幢大廈換得764萬股聯邦地產的股份,大廈更名為今日的聯邦大廈。其後, 又把國際大廈端出換取聯邦地產的股份。 這樣,張氏家族就擁有聯邦地產的77%股權,堂而皇之人主聯邦地產 董事局。聯邦地產便成為張氏家族的旗下公司。 70年代,張玉良又以多處物業,換取鼎鼎威名的英資集團會德豐的股 份,持股量佔該集團的40%。十餘年後,華商鉅子包玉剛與星洲富商邱德 拔,爆發會德豐大戰。鹿死誰手,勝負操在會德豐大股東張玉良手中。 正是這場大戰,使人們窺得張氏家族廬山真面目,昔日開小小西藥鋪 的張氏家族,富可敵國。 同居共財 張氏家族能締造出龐大的商業帝國,全靠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即經 營西藥,發朝鮮戰爭“走私”之橫財;地利,深植於經濟環境寬鬆的世界 自由港;人和,克勤克儉,同居共財。 說到同居共財,有很多家族曾都奉行過,但只是權宜之計,創業之初,
… 頁面 123…
財薄勢單,只能靠全家族成員上下齊力。一旦財大資厚,便相對獨立,八 仙過海,各顯神通。即使不相對獨立,家族主要成員也都有私房錢,吃飯 穿衣,應酬交際,各負其責。 唯張氏家族的同居共財屬異數,比封建家族有過之而無不及。讀者所 熟悉的《紅樓夢》中的賈家,家族財產歸家族共有,但日常過日子,卻由 各房自行料理。 張家的同居共財,近似遠古氏族社會的原始共產主義。家族成員各盡 所能,平均消費。 張氏一家四房,全住在麥當奴道8號。原是二層宅樓,1952年毀於大火, 改建為五層宅樓。宅樓分配如下: 第一層:祖堂,一家人祭奠先祖的場所。 第二層:二房張玉麒遺孀崔秀英與兒女及第四房張玉良的子女共住(空 房備用)。 第三層:一房張玉階與妾住一間,張玉階的髮妻李遂意帶子女住一間, 四房張玉良攜妻住一間,三房張王麟與妻譚愛蓮住兩間(另計待出生的子 女應占的居室)。 第四層:先父張祝珊遺孀郭庚所住,另設客房、書房。 第五層:佛堂、洗衣房等。 這棟宅樓鼎盛時,居住了30餘位家族成員。密集度這麼高,只有升斗 小民的陋室才這般擁擠。須知,張家是香港的地產鉅子,擁有的高樓大廈 達20餘幢。另外,張家在澳洲、澳門也有大型物業。差不多每位家族成員 擁有一幢! 這叫作端著金碗去乞討,空著玉床打地鋪。 張家自然不會讓物業空著。張家的宗旨是:自用不如出租,家中省出 一錢,到外面就可滾出10兩。 更令人稱奇的,是家族成員對這般擁擠毫無怨言,絕無搬出去獨居的 異心。一門之內,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同居有個極大的好處,就是增強 家族的凝聚力。 毋庸置疑,張家吃的是大鍋飯。家族成員除了商務應酬,絕不到外面 吃飯。每房的成員,也絕不在外面私自打牙祭——就是有改善飲食的口欲, 也沒有私房錢可支。 有一次,張玉麟隨妻回孃家,在餐桌上,張玉麟對菜餚讚不絕口,道: “小灶這麼好吃哇!”令孃家的人大笑噴飯。 在香港的豪門中,大鍋飯的滋味,只有張家的人最清楚。 大鍋飯的優點自不消說,能省下幫傭的費用,更能造成家族的和睦氣 氛。 張家四兄弟,做衣服買制服,均是統一的。一買就是4件,一個一件。 張家兄弟對穿著均無奢求,從不買名牌。有一次老大張玉階給四兄弟一人 買一件羊毛衫,老二張玉麒嫌太奢侈,結果去那家商店,以一件換了兩件 粗織的羊毛衫。 張家媳婦的穿衣問題另有變通。女人天生愛美,統一布料做的衣裳未 必都喜歡,郭庚很能體諒媳婦的愛美心理,就給一樣多的錢,讓媳婦自己 買衣料,選擇衣裳的款式。 媳婦之中,只有張玉麟的第二個夫人譚愛蓮比較特殊。她出身名門,
… 頁面 124…
孃家的親戚均有錢有勢,張家不敢得罪,並且不少事要靠他們。於是就對 譚愛蓮優待,也只有她打扮得雍容華貴,光彩照人。不過,她沒從張家多 要一分錢,她從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