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頁)
龐梅暇芍窀禿腕�髯齔傻幕鳶眩�燦瀉芏噯聳種刑嶙諾屏�5屏�瀉焐�⒒粕�模�燦械腦詰屏�鹹�藕煳褰切恰⒏�妨�兜耐及浮! �
人們湧上街頭,匯成一條閃光的“河流”,朝著城東北“流”去,“流”到離縣城六公里的小村葉坪,會聚在那兒的謝家祠堂。
謝家祠堂又高又大,始建於明朝,那木柱、木壁都已變成棕褐色,今日卻熱鬧非凡。祠堂左側的防空洞裡,一臺發電機在隆隆作響,使掛在祠堂裡的一串串小燈泡射出明亮的光芒。臨時搭建的主席臺上,正中掛著一面紅旗,旗上縫著一顆黃五角星和斧頭鐮刀圖案,右側是馬克思像,左側為列寧像。掛著的紅色橫幅上寫著“工農堡壘”、“民主專政”。大門口的橫幅上則寫著“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主席臺上站滿了人。站在正中的是項英。項英的旁邊是朱德、張鼎丞、周以慄、曾山、陳正人。稍遠,站著個子瘦高的毛澤東。面對歡呼的人群,毛澤東雖然臉上掛著笑容,但是那笑容有點勉強。如此盛大的“提燈遊行”,在瑞金是史無前例的。這一天,“十一月七日”即蘇聯“十月革命節”,被選定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的日子。“提燈遊行”,便是為了歡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生怕蔣介石部隊的飛機會前來轟炸,歡慶活動特地改在夜裡。遊行的隊伍從謝家祠堂裡出來,集中在旁邊的一塊大草坪上,舉行聯歡晚會,一直到夜半,歡呼聲才漸漸平息
早在一九三○年八月,共產國際東方部作出《關於中國蘇維埃問題決議案》,就已經提出“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議。當時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李立三,馬上響應這一建議,打算在攻下長沙之後,宣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中央正式政府”。只是因為兩攻長沙未克,這一計劃流產。
王明上臺後,雖說對李立三實行否定,不過對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仍予贊成,併力催毛澤東、朱德早日實行。不過,面臨著蔣介石的一次次“圍剿”,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計劃只得擱置一旁。直至粉碎蔣介石的第三次“圍剿”之後,贛南、閩西紅區連成一片,內中包括二十一座縣城、二百五十萬人口,面積達五萬平方公里。這時,蔣介石暫時還來不及再度對中央蘇區發動新的“圍剿”,使中央蘇區有了一段相對和平、穩定的時期。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條件日臻成熟了。於是,擇定了十一月七日作為大慶之日。
瑞金,成了這片紅區的中心,成了“紅都”。
瑞金有著悠久的歷史,據云古代建縣時掘地得金,遂稱“瑞金”。瑞金位於武夷山西側,那裡是一片丘陵。一九二七年八月,朱德在南昌起義失利後,帶著部隊南下,曾佔領瑞金。此後,紅軍又多次佔領過瑞金,不過,佔領的時間都不長。這一回,一九三一年九月下旬進入瑞金,卻在那裡站穩了腳跟。當紅三軍由西向東進軍瑞金途中,九月十五日,在行軍途中突然遇到蔣軍飛機襲擊。軍長黃公略本已和先頭部隊隱蔽起來,聽一參謀前來報告第七師正在路上前進,黃公略奔去指揮第七師疏散,被蔣軍飛機射中數彈,流血過多,於當晚七時許死去,時年三十三歲。紅軍失去了一員名將。
毛澤東於九月二十八日到達瑞金葉坪村,在那兒住下。紅軍和中共首腦機關,也設在葉坪村。那是考慮到瑞金縣城目標太大,容易遭到蔣軍飛機轟炸,所以隱蔽在這小村裡。陸定一的前妻唐義貞這年十二月三十日在葉坪產下一女,便取名“葉萍”作為紀念。毛澤東自從離開井岡山後,直到此時進入葉坪,才算過著相對穩定的生活。賀子珍跟他住在一起。毛澤東所住的,是一幢謝姓的兩層民房。跟毛澤東住在同一幢樓裡的是朱德和康克清。自從一九二九年春伍若蘭犧牲之後,四十三歲的朱德在福建長汀,偶然遇見一位十九歲的紅軍女戰士。他問她,參加紅軍怕不怕流血犧牲。她馬上響亮地回答:“報告軍長,怕死就不出來當紅軍了。”這位年輕的女戰士,便是康克清。
康克清是江西萬安縣人。她本是童養媳。如她所憶:“我的養父是個地下黨員,他帶了一個戲班子演採茶戲,經常到羅源洞、棉津一帶演出。一九二六年他是農協主席,紅軍來萬安時,第一個就是找他接頭的”康克清:《萬安農軍上井岡山前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下冊,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在養父的影響下,她小小年紀,就參加了鄉農民協會、婦女協會。一九二八年九月間,陳毅率一營紅軍來到萬安。她跟隨陳毅部隊上了井岡山,參加了紅軍。朱德跟康克清談話時,被曾志(後來成為陶鑄的夫人)看見。曾志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