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2 頁)
必須繼續批
判》。公開點名批判周信芳。
從此,受“四人幫”惡毒誣陷,殘酷迫害。一九六八年七十三歲
十一月十四日,被捕入獄,所謂“隔離審查”。一九六九年七十四歲
獲釋回家。
一九七四年七十九歲
秋天,“四人幫”控制的上海市革委會對周信芳作出開除黨籍、戴上反
革命分子帽子的處理決定。周不予接受。
後又將結論改為:敵我矛盾作人民內部矛盾處理。一九七五年八十歲
三月八日,因長期遭受迫害,病逝於上海華山醫院。一九七八年八月十
六日
在上海龍華火葬場舉行周信芳同志平反昭雪大會,並舉行骨灰安放儀
式。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送了花圈。巴金致悼詞,高度評價周信芳光輝的
一生。骨灰安放於龍華革命烈士公墓。
後記
在好幾年以前,就開始撰寫藝術大師周信芳的傳記作品。今年春天,河
北教育出版社的編輯前來約稿,於是,在原來稿子的基礎上,作了較大幅度
的修改和充實,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在寫作過程中曾經得到各方面的支援。
作家樹棻先生不僅提供他所掌握的資料,並對如何寫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
董維賢先生也曾給予熱情指點。江南名醜劉斌昆先生不僅是周信芳先生的長
期合作者,而且是周信芳先生的親戚,他使我們瞭解了不少豐富、生動的情
況。呂君樵、趙曉嵐、許思言、丁毓珠、張古愚等先生也給予了不少幫助,
在此一併致以衷心的謝忱。其中劉斌昆、趙曉嵐、許思言幾位已經作古,謹
表示深切的悼念之情。
由於周信芳先生在“文革”中含冤逝世,與撰寫現今尚健在的藝術家的
傳記可以當面採訪相比,困難較大。只能儘可能訪問周信芳的生前友好、同
事,和多方薈集有關書面資料。加之作者見聞及水平所限,疏漏和謬誤之外
可能不少,敬請專家和讀者們不吝賜教,因為叢書的體例關係,本書偏重於
“傳”,“評”的成分較少。為此,沈鴻鑫已另外寫成論著《周信芳評傳》
一書,即將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亦請諸君參閱並指正。
作者
一九九五年秋日於上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