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頁)
的大將張遼擊敗於此。經過《三國演義》和京劇《逍遙津》的渲染,逍遙津在史玉柱的頭腦中留下了很深的印像。
現在的逍遙津是一片波平如鏡的湖泊,林木蔥鬱,景色迷人。
第二天下午,史玉柱和他父親兩人坐了一條小船,在孤山腳下慢慢劃去。
孤山上鬱郁蒼蒼,山坡上綠茵似錦,盛開著鬥豔爭奇的五顏六色的鮮花,如同一大片翡翠上鑲著各色各樣的奇寶玉石。
史玉柱坐在船尾望著孤山。他父親一邊劃,一邊掌舵。船慢悠悠地在碧澄澄的湖水上輕輕飄過。靜靜的湖面上佈滿了青翠欲滴的荷葉,像是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得嚴嚴實實,只是當中留了一道狹長的水道,恰巧夠一條船劃過。
史玉柱看呆了,覺得自己進了仙境一樣。他想起《西遊記》中描寫的情景,自己彷彿成了孫猴子,闖進了天宮。在一片碧綠當中,彷彿有人撒了無數支硃紅的大字筆,飽滿的筆鋒衝著明朗的晴空;偶爾看到一二棵盛開的水紅色的荷花,又像是一個少女含羞似地露出紅豔豔的面孔,笑臉迎人。
史玉柱被荷花吸引住了。他伸手抓一把荷葉,用手在湖裡掬水,向荷葉上一撤,像是無數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碧綠的玉盤上似的,一粒粒珍珠又迅速地滾到荷葉當中,變成一粒滾圓的大珍珠。
父親還帶他去了包河公園,在合肥市門外,父親說:
“這就是包公幼年時的讀書處。”
史玉柱跑過去,仔仔細細地看著,他似乎覺得什麼都新鮮。父親繼續說著:
“那邊還有包公祠。因合肥是包拯的故里,所以當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建了祭祖包拯的專祠叫包公祠。它建在‘包河’中央的香花墩上面。為人一世,要做好事,以後會流芳百世,倘若做壞事,就像秦檜似的留下罵名千載。”
父親的話句句記在小史玉柱的心上。
他跑進包公詞,只見堂正中有包拯塑像,粉面修髯,紅袍玉帶,真威風啊!史玉柱站在包公塑像前久久仁立著,忽然問道:
“爸爸,這個包拯怎麼和書中描寫的包拯不一樣呢?”
父親抬頭仔細看著說:
“那些只是民間傳說。真正塑像就要根據史料的有關說明去做,不可能按人們的意想去做。”
史玉柱望著,見詞三面環廊,四面臨水,風景優美。他真不願離去,父親見狀,便說:
“還有好去處呢!我領你去‘曹操點將臺’。”
史玉柱瞪大眼睛問:
“真的有曹操點將臺嗎?”
“怎能有假,爸爸騙過你嗎?”
他們來到教弩臺,只見它那類似譙樓式的圍有紅色牆垣的高壇,高有七米多,建築很突出,父親說:
“當地人們通常稱它為‘曹操點將臺’,實際上是三國時(公元二二二年)魏將張遼所築教弩臺,也就是張遼與他的部下教習強弩的地方。”
史玉柱突然發現東面有座小橋,便喊起來:
“爸爸,你看,那邊還有小橋呢!”
父親笑笑說:
“相傳,那是當時孫權兵敗脫險的地方,因此得名‘飛騎橋’。”
他們又走到一座寺前,史玉柱先跑進去,看到羅漢的全身金光閃閃。父親站在史玉柱身後,感嘆地說:
“真不錯!保持完好。”
史玉柱問道:
“爸爸,這也是三國時期修建的嗎?”
“據說臺西有聽松亭,是廬陽勝景之一。唐大曆年間,在教弩臺址上建造了一座寺廟,名叫‘明教禪寺’,後來被毀掉了。這是太平天國時,李秀成的部將袁宏漠重修的。”
這次合肥一行,給史玉柱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小人書中的故事似乎變成了現實。他更加崇拜那些英雄了。從此,書中的那些英雄人物便成了他的偶像。
史玉柱說:
“人生就是‘魔方’,是色彩斑斕還是黯淡無光,全靠自己的一雙手。”
史玉柱玩過魔方,玩得很投入,如痴如醉。史玉柱到現在還不明白當時怎樣躲過老師逼人的目光,回想起那個幾乎被老師遺忘的教室角落,史玉柱總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幸福的童年總是相似的,很多人在童年時看過《十萬個為什麼》。不過,看過之後,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什麼還是為什麼?
史玉柱對這本神奇的書有一個特別的讀法,他要親自去探尋為什麼究竟為什麼。讀小學五年級時,他在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