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閒話中國人 > 第10部分

第10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女扮男裝,被高冷千金倒追開局擊殺尹志平剛穿越就要滅世是怎麼回事末世:雙皇廢土求生提示來自50年後,叫我怎麼輸?末日遊戲:喪屍竟是自己你把faker都打抑鬱了?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

有實用的功能。古人留全發,倘不束在頭頂,隨風飄散,既不成體統,亦諸多不便。不過,在中國文化這裡,它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約束”。就是說,一個人,一旦成年,就要接受社會道德律令的規範和約束,其標誌就是“束髮”,一如猶太人與上帝簽約後的“割禮”。所以,束髮的時候,主持儀式的嘉賓就要對束髮者發表訓詞,也就是趁機進行道德教育吧。

顯然,“修飾”也就是“修養”。蓬頭垢面不但不雅觀,而且不道德,因為那意味著不能修飾和約束自己,也就同時意味著不能接受社會道德的規範。所以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裡的“束脩”,應理解為“束髮修面”,而不是或不僅僅是通常說的“十條幹肉”。即使是十條幹肉,也不完全是或僅僅是學費,而主要表示自己能夠接受老師的“約束”和“修飾”,因而才叫“束脩”。同理,孔乙己穿長衫並不可笑,可笑的在於那件長衫又髒又破,不洗不補,與理應修飾的讀書人身份不符,這才成為笑柄。

讀書人為什麼就特別要講究修飾呢?因為他是“文人”,是“君子”,是“士”,因此不能不“文”。有一次,衛國大夫棘子成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一個君子只要有優秀的素質和品質就行了,何必還要修飾呢(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的回答是:如果文就是質,質就是文,虎豹的皮也就是犬羊的皮啦!也就是說,君子與小人,就像虎豹與犬羊。虎皮豹皮之所以比狗皮羊皮高貴,就因為虎豹的毛是有花紋(文)的。如果去掉這些有文采的毛,虎豹之皮也就與犬羊無異。同理,君子如果“不文”,又與小人何異?所以,對於中國文化來說,文飾首先是道德的需要,而不是為了漂亮好看。

其實,古代中國人的服飾,幾乎無不具有道德的意義。比如冠就是貫,表示一以貫之、始終如一的意思;弁就是辯,表示辯明身份、明辨是非的意思;冕就是免(免是冕的本字),也就是勉(勉本寫作免),表示勤勉國事,以德相勉的意思。又比如,衣就是依,表示依附;衽就是任,表示擔任;襟就是禁,表示禁止;至於履,則表示履行職責、實踐禮法,也表示腳踏實地、行得正站得直,等等。

最有趣的是飾物。比如戴冠冕的人,都要在兩耳之處各垂一顆珠玉,叫做“充耳”。充耳並不真的要塞進耳朵,而是懸掛在耳旁,提醒戴冠者不要輕易聽信讒言,叫做“充耳不聞”。冠冕的前後兩方,則要懸掛玉串,提醒戴冠者不要去看那些不該看的,叫做“視而不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也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意思。可惜後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兩個詞的意思也就全變了,沒多少人知道它們和服飾還有什麼關係。

看來,服飾這玩藝,意思還不小。

因此我們很想知道,它究竟都有些什麼意思。

59in。cn 小說排行榜

第二章 服飾 三 非凡意義(1)

59in。cn 小說排行榜

共食與共衣

首先,衣服是最貼身的東西。

貼身又怎麼樣呢?最貼身的,往往也就是最親密、最可靠、最放心和最有感情的。因為在中國人這裡,“身”和“心”是一體化的(這一點我們下面還要說到),所以“貼身”往往也就“貼心”。比如“貼身侍衛”,便不但最為親切可靠,而且簡直就是“心腹”。大宅門裡的小姐太太,也多半會有一兩個這樣的“貼身心腹”。她們不但會把小姐太太的日常生活打理得舒舒服服,必要時還要替小姐太太們管閒事,辦外交,甚至吵架,比如鳳姐身邊的平兒,探春身邊的侍書,都是。

貼身,是不可以等閒視之的。

那麼,什麼是最貼身的呢?人之中,最貼身的是母子,所以“世上只有媽媽好”。其次是夫妻,所以“一日夫妻百日恩”。物之中,最貼身的是衣服;衣之中,最貼身的是內衣。內衣,古人叫“衷”。它不但最為貼身,而且簡直就是著衣者本人及其內心世界的代表,因此才有無動於衷、言不由衷、衷心感謝、互訴衷腸、道出衷情等說法,都是以衷衣代中心,以貼身代貼心。

衣既為人之最貼身者,自然也就往往被賦予情感的意義,或用來表現和傳達情感,比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比如“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比如“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比如“想給邊防軍寫封信,不拿紙筆拿起針”。中國古代的遊子和戰士,都喜歡穿母親和妻子縫的衣,納的鞋。只有穿著這樣的衣,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愛你不是搞怪招惹偏執少年後星隱宿命緣嫡女要狠誘情,總裁的勾心前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