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改革開放以後,公路修到了清寧山主峰下的山岡上,使原來山路難行的半封閉狀態的清寧古寺與外界的聯絡方便了,密切了。葛修明在主峰下的停車場下車後,就離山門不遠了。
在方丈的安排下,寺僧幫葛修明搬來桌、椅,在大雄寶殿前的古柏下襬上看相、測字攤,還給他端來保溫瓶和茶杯。他曾在陸士琪家找了一塊舊白布,做成布幡,上面用毛筆豎寫了兩行大字:
遊方高士,看相測字
預卜未來,避凶趨吉
用撐竿將布幡靠在古柏樹上,白布黑字十分顯眼。攤一擺出,就有香客、遊人前來探問、測試。葛修明自幼聰明,且博聞強記,讀了不少古今典籍,善於思辨剖析,推論起來頭頭是道,令人信服。
葛修明在山上等了兩天沒等來他想見的人,倒體味了寺廟裡的晨鐘暮鼓、青燈古佛的特殊生活情調。透過香客、遊人們輾轉傳揚,縣城裡很多人聽說了清寧寺來了一位高人,能知過去未來,幫人化解危難,如何如何了不起云云。
第三天下午,來了一位精明的年輕人,他先在大雄寶殿裡外和場子上轉悠了一陣子,然後來到葛修明的攤前,很客氣地問:“請問高士從哪裡來?以前好像沒見過。”
葛修明操著北方口音答:“雲遊四海無定所,自打來處來,去處去。首次來此,當然沒見過。先生您是——”書包網 bookbao
第五章 暗訪奇遇(4)
“哦,對不起,我想請問高士,能否請您到一私人住處專門為主人看相、測字,尋求化解災禍的辦法?報酬一定優厚。”
“很對不起,先生。”葛修明說,“鄙人一貫宗旨是為大眾服務,普度眾生,任何人前來,一律竭誠相待。靈與不靈,就看各人的造化了。你家主人若真有事,不妨屈尊前來,細說緣由,老朽當盡心竭力排憂解難。很對不起先生,今天是鄙人在清寧山的最後一天,恕不能從命前往。謝謝!”
“最後一天?”那年輕人說,“就是馬上上山來這兒,也來不及了。高士先生,啊不,是大師,請您多留一天行不行?求求您了!我知道不能隨便請動您,就請您留一天吧,求你了!”
葛修明打量一下他,想,這個年輕人對他的主人或上司是虔心誠篤的,也許他的主人就是自己所等候的人,便說:“好吧,看在你的誠意上,我就多留半天吧。明天上午專門恭候你家主人,你們可不能食言,讓我白等,耽誤我的行程。”
“那是那是,謝謝大師!”那年輕人高興地下山去了。
第二天上午,那年輕人陪著一位高個,年齡不到四十的幹部模樣的人來了。跟葛修明打過招呼後,那幹部坐在攤前的方凳上。葛修明依然用北方口音說:“你們守信,我也沒白等了,先生是看相,還是測字?”
那幹部向左右看看,小聲說:“大師您別急,我們還有一位更重要的人,既看相,也測字。不過在這個場子上,人來人往的不大方便,想進一步說話,請大師到殿後禪房裡給他測算,萬望行個方便,一定重謝。大師,您看——”
“這個——”葛修明想,眼前這人還不是主角,我正想見見真正的主角。但故意說:“先生您真叫人勉為其難了,您看周圍這麼多人等著我,我怎麼走得開呀?”
那人一聽便對陪他的年輕人說:“叫他們走開,等會兒再來!”葛修明想,他露出本地官員的真面目了,便進一步判斷他和禪房裡那沒露面的人就是自己所要等候的人。
“大師,”那人對他很客氣,但也有點霸道,“請吧,我們是誠心誠意請您的。”
“嗯,”葛修明拿上布幡拄著手杖說,“好吧,你們帶路。”
大雄寶殿後的一間禪房裡,收拾得很整潔。一位個子稍矮但較胖的中年人起身迎接,和葛修明握手說:“大師,您好,謝謝您了!”
“嗯,您好!” 葛修明將幡和手杖靠在牆上說,“先別說謝,待老朽看看再說。”他們都坐下後,那年輕人給葛修明倒了一杯水便出去了。那高個子對矮胖者小聲說:“吳縣長,您看”儘管聲音很小,但耳尖的葛修明清楚地聽到一個“吳”字,便猜想他就是縣長吳大昌,那麼個子較高的就是鞍前馬後跟著吳大昌的仝全了。不管他們是看相,還是測字,葛修明已經心中有數了。
“大師,”高個子從皮包裡拿出一個鼓鼓的牛皮紙信封放在葛修明面前的桌子說,“首先謝謝您多留了這個半天等我們,其次要謝謝您好好給我們看看相、測測字。這點小意思請收下,一定收下,我們今天可指望著您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