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1/4 頁)
實,更兼剛逢亂世,人民對戰爭的心理承載能力很強,在這種情況下,若有相對充沛穩定的資金投放能力,林漢帝國的戰爭動員力是非常強大的,也是相對持久的。
不過這種事情解釋起來很複雜,而且這些官員們大多非常執拗,一旦認準了聖人之言便油鹽不進,說也白說,所以林風也不打算和他們浪費口水。
沉默半晌,見林風不說話,李光地輕輕咳嗽,在場眾人的目光一起轉了過來,“陛下!”李光地拱拱手,“臣有話說!”
“晉卿何必侷促?!”林風笑道,輕輕抬手,“有話請講!”
“臣的意思是”他慢慢站起身來,左右四顧,說話之間,旁邊的大臣們立即敏銳的意識到這應該就是決勝的時刻了,當下一起緊張起來,徐乾學故作矜持,端坐椅上紋絲不動,但捏著茶碗的手指卻禁不住微微顫抖。
“打蒙古!!”李光地長眉一軒,朗聲道,“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臣的意思,就是乘此三軍將士奮發之際,一鼓作氣將東蒙古和漠西蒙古拿下來,把布林雅格瑪和葛爾丹這兩個亂臣賊子一舉擒拿,不然,於國於民,朝廷都是沒法交代的!”
楊名時眉頭大皺,當即長身坐起,剛要開口說話,這時卻見李光地微微擺手,繼續說了下去,“不過這場仗究竟打,是什麼個打法?!是大打還是小打,是長打還是短打,那也還是要仔細著商榷才是!”
這也算和稀泥的一種了,林風撇了撇嘴,苦笑道,“晉卿但言無妨,不要言猶未盡,你我君臣多年,想來也之道,朕不是那種聽不進話的人!”
“是、是!陛下言重了!”李光地微微躬身,笑道,“依照臣的意思,此戰大可不一定一戰而定,或可徐徐圖謀,原本定的三路圍攻,或可只動用一路、或者兩路,原本連布林雅格瑪和葛爾丹、策妄阿拉布坦一起打,也不妨只打一個,咱們多些耐心,慢慢來,一個一個把他們打掉,這樣以來,朝廷也支撐得起,老百姓也可以有長力,兩全其美,豈不是好?!”
林風搖搖頭,心中嘆息,這個李光地,做政府一把手是很好的,做事幹練,也善於搞團隊協調,諸般政務都打理得井井有條,的確是個難得的好總理。
但唯一可惜的是,此人確實不懂軍事——錯了,不是不懂,簡直是差得太遠,近乎一竅不通。
打仗的事情,可不是治水種田,今天做一點、明天也可以做一點,一點一點的磨下去,只要有耐心,天大的事情最後都可以辦好。像戰爭這種風險性極大的活動,有一分力就得使一分力,能一棍子打死就絕對不能留到第二棍,不然,給敵人留得一絲空隙,就有被翻盤的危險。
誰之道葛爾丹和布林雅格瑪會使出什麼樣的對策?!面對漢軍的大舉進攻,他們會不是聯合反撲,或者會不會化整為零,兜著漢軍的大隊人馬捉迷藏?!而就在此刻,雖然漢軍佔據了多方優勢,但對方也擁有著近二十萬鐵騎,若是進行軍事預判,投放真實戰場之後,漢軍的勝算未必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之所以要三路圍攻,原本就是因為戰場區域太大,而這些遊牧民族的機動能力又太強,無法進行有效捕捉才提出的不得已的作戰方案,不然哪裡還用得著這麼費事?若真有這麼簡單,蒙古軍不躲不跑和漢軍硬扛,漢庭隨便派出一員大將,領著十多萬大軍一路打過去,以那些蒙古部落軍隊現時的戰場對抗能力,林風絕對相信這場大戰一定會打成屠殺戰。
從東北到外蒙古;從綏遠、大同到烏蘭布通;從蘭州到新疆,三路大軍隱隱形成合圍之勢,加上俄羅斯的僕從軍,則可在極大範圍內鎖死葛爾丹和布林雅格瑪的流竄路線,然後一舉擊破——就算不能殲滅他,也能重傷他,打掉他們的威風氣勢,然後再用察哈爾鐵木真家族的名義對其他蒙古部落進行政治誘降,再在重要地段設立永久駐軍,進行行政區劃,設官治理,只有這樣,這場仗才算是值了。
想到這裡,林風再也沒有和他們磨嘴皮子的興趣,抬起頭來,在眾多大臣的面上緩緩掃過,沉聲道,“臣半個月前,已經派人召還寇北將軍趙良棟、蒙古將軍趙廣元、破虜將軍馬英和安西將軍張勇,恐怕再過幾天,他們就要到京城了!!”
眾人大吃一驚,這麼大的事情,他們之前竟然沒有得到一絲風聲。然而還沒有等他們反應過來,林風又丟擲一句石破天驚的話,“諸位愛卿,你們一口一個讓朕聖裁,那今天朕就遂了你們的心意,今天,朕就告訴你們,朕已做出決定,我大漢朝廷,今後三年之內將以擊破葛爾丹、布林雅格瑪為己任,三路出征計劃不作改變,待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