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部分(第2/4 頁)
的決定非常正確,因為蓋塔在卡拉卡拉身邊的眼線實際上就是那名通譯,所以他與卡拉卡拉說的每一句話蓋塔都已經清清楚楚。
聽麴義說完,蓋塔笑了起來,不屑地說道:“我大哥是被漢人嚇破了膽,我早就說過,漢人哪會什麼妖法。不過,漢軍的騎兵異常犀利,這才是我最擔心的。麴先生既然與他們作戰多年,可有破解之法?”
實際上,麴義到現在為止只與劉欣打過一仗,根本就不是作戰多年。不過在對付騎兵方面,麴義卻有自己的心得。當年袁紹與公孫瓚在磐河大戰的時候,就是麴義設下埋伏,大破了公孫瓚的白馬軍。聽蓋塔問到自己的得意之處,麴義忍不住高談闊論起來,眉飛色舞地說道:“要以步兵破騎兵,當用弓弩!”
麴義的一番講解,說得蓋塔五體投地。蓋塔性格急躁,正需要麴義這樣深通兵法的人,不由得也像卡拉卡拉一樣提出挽留麴義,當然他卻是出於真心。不過,麴義有自己的打算,婉言謝絕了蓋塔的好意。
那邊卡拉卡拉連夜展開了行動,派出使團前往大漢周邊諸國。按卡拉卡拉的本意,只要到時候這些國家保持中立,兩不相幫就可以了,然而出使的結果卻令他大感意外。
這些國家的普通國民對漢人頗為友好,但是貴族們的態度卻不一致。這幾個國家當中,康居是堅定地站在大漢一邊的,無論大秦的使者許下多少好處,那位年輕美貌的王太后只是不肯作出任何承諾。身毒國人並不好戰,對於大漢和大秦之間的爭端並不想過問太多,情願保持中立。但是大宛、烏孫和貴霜三國的態度就有些曖昧了。
有疏勒條約的約束,再加上親眼見過大漢軍隊的實力,大宛國王摩之提自然是站在大漢一邊的,但是大宛國內的其他貴族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主張繼續與大漢交好,畢竟大漢與大宛是緊鄰,得罪了大漢對大宛並沒有什麼好處。但是也有人對於當年大宛的那場兵敗耿耿於懷,想要藉助大秦帝國的力量挽回顏面。
貴霜的情況有些類似,不過,對此念念不忘的卻是國王胡毗色伽,而不是其他貴族。胡毗色伽迷戀康居王太后的美色,對於劉欣攪了他的好事懷恨在心,這次大秦的使者主動找上門來,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烏孫其實與大漢並沒有太多的矛盾,但是烏孫國王星糜元卻頗有野心,總想著能夠稱霸西域,讓西域擺脫大漢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烏孫歷史上也曾經屬於西域都護府治下,而這幾年大漢發展迅猛,星糜元很擔心劉欣會將烏孫重新納入西域都護府的管轄範圍,所以他要尋找一個能與大漢分庭抗禮的靠山。
如果說能夠得到大宛、烏孫和貴霜三國或明或暗的支援已經讓卡拉卡拉喜出望外的話,那麼此次大秦使團出使帕提亞的結果,卻是他最大的收穫。
第836章 屠殺
帕提亞與大秦之間可以算得上是死敵。在普蒂米烏斯之前掌握大秦實權的長老院就幾次想要征服帕提亞,雙方打打停停,持續了近百年的時間,帕提亞的國都泰西封更是兩次被大秦人攻破。因此卡拉卡拉派出使團前往帕提亞只是例行公事,並沒有指望能夠取得多少成果。
如今的帕提亞,沃洛吉斯日漸昏庸,早已經不問政事,泰西封的大權落到了他的次子阿爾達班的手裡。但阿爾達班手上只有不足五萬兵馬,整個帕提亞的軍權卻掌握長子阿爾沙克的手裡,這兄弟二人基本上處於分庭抗禮的狀態。
卡拉卡拉已經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基本掌握了帕提亞國內的動態,所以他派出了兩支使團,分別拜訪了阿爾沙克和阿爾達班,其目的只是希望他們在未來大漢與大秦的戰爭中保持中立。劉欣如果組織軍隊遠征,後勤補給是一個極大的難題,如果再不能得到沿途這些國家的支援,必將未戰先敗。
然而,阿爾沙克對於卡拉卡拉伸過來的橄欖枝並不領情。因為他已經聽說了,如果不是賈詡在沃洛吉斯面前堅持立場,那塊大漢租界的收益就全部歸阿爾達班了。所以,阿爾沙克並不想與大漢翻臉。但是,阿爾沙克也不願意承擔得罪大秦的風險,他承諾在兩者之間保持中立。不過,這已經達到了卡拉卡拉派出使團的目的了。
真正的收穫卻在阿爾達班那裡。對於賈詡不同意將三十萬副兵甲直接交到他的手上,又不同意將今後租界的收益交給他,阿爾達班始終懷恨在心,早就想給大漢一點教訓了。見到大秦使者到來,兩下一拍即合,阿爾達班不僅與這個多年的死敵結成同盟,而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卡拉卡拉,其實卡拉卡拉的年紀比阿爾達班還要大上三歲。
此時,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