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價格向百姓大量收購糧食,保證百姓增產的同時也能增加收入,只是我一郡的能力有限,糧食的收購還只限於本郡自產。”
沮授、田豐二人都是心懷大志,精於謀略之人,此時皆當壯年,正是做大事的年紀,閒居在家也是無可奈何,有機會還是願意出仕的,要不然也不會跟著張郃來到河間。此時見劉欣不僅言辭懇切,而且處理問題有條有理,兩個人互相對望一眼,一齊起身說道:“既然大人誠意相邀,我等聽候大人差遣便是。”
劉欣大喜,暗暗鬆了一口氣,有這兩個人相助,自己現在是真得可以輕鬆一下了。
劉欣知道沮授、田豐都是品性高潔之人,當即放心地將全郡事務都交給他們全權處理,又派人去將他們的家小也接了過來。李誠家被查抄以後,那座大宅子仍然空關著,並沒有發賣,正好撥給他們兩家居住。自此文有沮授、田豐,武有趙雲、典韋、徐晃、張郃,可謂人才濟濟,將河間郡治理得政通人和。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到了十月,北方各郡猖獗一時的馬賊卻在河間消聲匿跡了。百姓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人們都在傳頌太守的功德。馬芸的身孕也有了三個多月,原本平滑的小腹已經微微隆起。雖然她孕期的反應十分強烈,時常泛酸嘔吐,但這卻掩飾不住她即將為人母的喜悅。
然而,劉欣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不僅是為馬芸懷孕的事而感到擔憂,還有另外一件事也牽動著他的心。因為他發現,自從秋收以來,整個河間就沒有下過一滴雨,劉欣想到一個可怕的詞——乾旱!要知道這時候還是農耕時代,農業在社會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當時的科技水平決定了農業還只能靠天吃飯。所以才有了皇帝每年春天都要祭祀天地,祁求一年風調雨順。如果這次乾旱延續到明年春天的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更為可怕的是,為什麼在這個大豐收之年,張角要組織人四處搶劫甚至燒燬村民的糧食。這說明一個問題,張角已經預見到可能要發生大的乾旱,一旦發生旱災,就會造成大面積的饑荒,張角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加速饑荒的發生和加劇饑荒的程度。
想到這裡,劉欣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好陰險的傢伙!傳說張角學會了《太平要術》,有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之能。當然來自後世的劉欣是不會相信這些,但張角肯定是個有本事的人,至少在天氣預報方面有不小的成就。劉欣並不認為自己有能力阻止黃巾起義的發生,他想做的只是設法保住自己的河間不受這些農民起義的影響,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就好了。關於這件事,最好的商量物件就是馬芸,因為她掌握的知識和自己是一樣的。但劉欣不能這樣做,他不想影響馬芸的情緒。
自己的手下現在也是人才濟濟,但是這件事怎樣和他們開口呢?似乎有點難!
第22章 李林之死
太守府的大廳裡,文文武武濟濟了一堂,沮授、田豐他們現在也都習慣坐在椅子上了,雖然覺得沒有跪坐著顯得莊重,但這東西坐起來確實舒服得多,兩個人好幾次想開口向劉欣要兩張回去,終歸還是忍住了。
劉欣看了看在座的眾人,說道:“諸位,昨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位金甲神人對我說,今冬明春冀州會有大旱!”
眾人聽了劉欣的話都是一驚,紛紛議論起來。
劉欣止住眾人接著說道:“如果真的發生大旱,明年的農業收成就會出現大問題,百姓的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發生大機種的饑荒。我們不可不防啊。”
田豐站起身來說道:“大人擔心的有道理。農民一般只會留下足夠吃到明年夏收的糧食,如果真的發生大旱,那麼明年夏天一定會歉收甚至絕收,到時候就會出現大量流民。冀州一帶就會發生大的動亂。”
劉欣沒想到田豐一下就道出了事情的實質,於是接著說道:“聯想到最近各地頻繁出現的專門搶劫、焚燬糧食的馬賊,我有一個不好的感覺,似乎存在著一個神秘的勢力,在推波助瀾。”
沮授說道:“大人勿需擔憂,今年秋收以來,按照您的吩咐,我們已經收購了大量糧食,足夠支撐到明年年底。而徐、張二位將軍派出軍馬,四處巡視警戒,本郡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發生馬賊搶糧事件了,百姓手中也都有不少餘糧,縱使發生旱災,也應該可以捱得過去。”
劉欣搖了搖頭說道:“雖然如此,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看還是可以考慮利用現在農閒時節興修水利,開挖溝渠水井,以防萬一的好。這樣即使發生旱災,也多少能有一點收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