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行了半天路,徐晃指了指前方說道:“大哥,前面就是博望坡了。”
“博望坡?”劉欣一聽,突然有一種不祥的感覺,馬上果斷地說道,“不行,不能走博望坡!繞道去新野。”
劉欣是想到了“火燒博望坡”的故事,其實他有些過於小心了,褚貢雖然不把他放在眼裡,但還不至於安排伏兵,公然殺害他這個上官。
眾人雖然對這個命令有些不解,但劉欣有時候總是神神叨叨的,他連馬元義、封諝都能夢倒,說不定也曾經夢到過博望坡上發生什麼危險。於是,隊伍便按照劉欣的意思拐上了一條岔道。
一路上倒也十分平靜,只是多花了三天時間,來到新野時正巧是上元佳節。新野縣早就彩燈高掛,縣令蒯良帶著合縣官吏鄉紳早早便守候在城門外。看到城門上的“新野”二字,劉欣心情激動,這裡便是劉備當年駐兵之所了!看看滿城正在準備歡度佳節的百姓們,能夠看出這裡的人們生活得幸福安祥,劉欣不由又想到火燒新野的故事,暗下決心,自己無論如何要阻止這裡被燒成一片白地。
蒯良對劉欣的態度與前面遇到的那些官吏大不相同,酒宴之後,他堅持將後衙讓給劉欣一行人休息,自己全家反而搬到驛館暫住。田豐、沮授、蔡邕三家都有家眷跟隨,便也住在縣衙之內,其他人都分散安排到其他大戶人家去了,只留下典韋、許褚在前衙護衛。劉欣看著周圍,想起火燒新野時,曹仁等人便是住在這個縣衙裡,心中突然有些不踏實起來。
大家剛剛安頓好,劉欣正與馬芸在那裡說話,卻見蔡夫人過來,想請馬芸過去一趟。馬芸心中詫異,暗想是不是蔡琰出了什麼事情。原來卻是蔡邕一家要為女兒舉行及笄禮,馬芸是州牧夫人,在這些女眷當中地位最高,所以蔡家想請她前去主持女兒的笄禮。
蔡邕現在雖然窮困潦倒,但對女兒的笄禮仍然十分重視,早在大年初一,他第一件事就是卜算女兒行及笄禮的吉日,接連三次都顯示正月十五這天是個吉日。本來蔡邕是打算到了襄陽安頓下來,再為女兒行及笄禮。誰料劉欣不肯走博望坡,耽擱了三天時間,正月十五才到了新野縣。吃過晚飯,蔡邕又卜算了一次,還是確定今天是個吉日。於是他下定決心,要在這縣衙內為女兒舉行及笄之禮。
當時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實際上就是舉行成人儀式了,表示已經成年,可以談婚論嫁了。這及笄禮的程式非常複雜,分為迎賓、就位、開禮、笄者就位、賓盥、初加、一拜、二加、二拜、三加、三拜、置醴、醮子、字笄者、聆訓、笄者揖謝、禮成十七個步驟。其中最重要的三個規程便是初加、再加和三加。初加是戴上發笄和羅帕,把身上的采衣童子服換成素色的襦裙,再加是簪上髮釵,換上曲裾深衣,三加是去髮釵加釵冠,換上大袖長裙禮服。三次加笄的服飾,分別有不同的蘊義,象徵著女孩子成長的過程——采衣色澤純麗,象徵著女童的天真爛漫;色淺而素雅的襦裙,象徵著豆蔻少女的純真;端莊的曲裾深衣,是公認的最能體現漢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飾,象徵著花季少女的明麗;最後隆重的大袖禮衣則反映了漢族女子的雍容大氣,典雅端麗。
馬芸對此根本一竅不通,幸好田豐、沮授二位的夫人也受邀擔任司儀和佳賓。在她們的幫助下,折騰了一個時辰,總算是完成了這套紛繁的程式,蔡邕也給女兒取了字——昭姬。
回到屋內,馬芸仍對這場笄禮津津樂道,這還是她第一次參加古代比較重大的禮儀活動,尤其蔡琰最後換上那身禮服,更加的美貌端莊,不由對劉欣說道:“老公,你什麼時候也給我做一身大袖禮服,你看我都沒有什麼像樣的衣服。”
劉欣笑著說道:“這有什麼難的,等到了襄陽安定下來,我親自設計幾套時裝給你穿穿。”
馬芸假裝不屑地說道:“哼,你設計的衣服?只怕我穿了沒臉出去見人。”其實,她心裡美滋滋的。
兩人正在那裡閒話,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喊聲:“走水了!走水了!縣衙走水了!”
第48章 勇救焦尾琴
劉欣聽到外面的火警,大吃一驚,慌忙對馬芸說道:“快走!我去抱兒子!”
馬芸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和你一起去!”
到了外間,卻發現巧兒已經將劉裕抱了出去。劉欣拉了馬芸的手三步並著兩步,跑出房間,外面早已經亂作一團。
田豐、沮授也已經帶著家眷跑了出來,典韋正帶著飛虎衛親衛在救火。許褚見劉欣出來了,趕緊說道:“大哥,是蔡老先生的房間著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