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2/4 頁)
五里外,殺五建虜而回,未放跑一人。”
鍾進衛點點頭道:“辛苦張參將了,盧知府在哪,有看到麼?”
張鳳儀轉身,指著山上的一處地方道:“盧知府就在那。”
鍾進衛沿著張鳳儀所指的方向看過去,發現盧象升果然在山上,正往這邊趕。
他的身邊,已跟著他的家丁,有一個扛著他的玄鐵偃月刀,另外有一人還拎著一個首級。
鍾進衛收回目光,對李老四道:“收拾一個地方,開軍議。”
李老四一聽,連忙招呼其他隨從,就在邊上找了一處地方,略微佈置了一下,其實也就是搬來一些平整一點的石頭,按身份高低擺好,並設定了jǐng戒線,不讓閒雜人等靠近,影響了軍議。
盧象升到了之後,向鍾進衛略微說了下他那邊的情況,並把家丁事先遞給他的首級扔到已經放在一起的首級堆中。
盧象升所扔的首級,面朝上,於海靜認得是阿敏的親衛頭目莽木,不由暗暗心驚,一個當知府的人有這麼高的勇力,真是不可思議。
鍾進衛讓閻應元把這邊的情況也都和盧象升以及張鳳儀說了一遍,讓他們瞭解了基本情況後,鍾進衛才說道:“這七千建虜沾滿了關內百姓的鮮血,絕不能就這麼輕鬆地讓他們逃回去。所以,我決定採用於海靜的計劃,不管最終成不成功,我們都要為枉死的大明百姓盡一份力,你們有什麼意見麼?”
盧象升剛坐下去,一聽鍾進衛的話,就“霍”地一聲站了起來,用力吐出一個字:“戰!”
“監軍之命,末將定當遵從。”張鳳儀當下站起來抱拳答道。
不但是秦良玉有過交代,一定要讓她遵從中興侯的號令,而且她一路過來看到的慘狀,也讓她義憤填膺。因此,她回答鍾進衛時,語氣堅定有力,絲毫不猶豫。
鍾進衛在將領中取得了一致意見,很是滿意,就開始和他們商量細節。
既然採取於海靜的計策,那麼這支軍隊就要改變目的,直奔冷口,不再去找北路軍。
因為現在不知道北路軍在什麼地方,建虜也是馬上就可能逃跑,如果先去找北路軍,再來阻擊建虜的話,顯然時間上來不及。
但北路軍又不能不找,需要他們從冷口西面進行支援,併合圍建虜於冷口一帶。
幾個人商量的結果是讓騎術最熟練的白杆騎軍以十人一組,往西搜尋北路軍。
這些信使持鍾進衛的印信,要求北路軍迅速佔領遵化、三屯營一線,並向東運動。如果建虜攻不下冷口,該從西面逃跑的話,不要求他們殺敵,只要能拖住建虜即可。
鍾進衛在信中措辭甚是嚴厲,要是北路軍的幾個總兵再敢延誤戰機,定當軍法從事。
在盧象升的提醒下,再派一組信使前往山海關,要求山海關的明軍在留有足夠的守軍之後,往西運動,以冷口為目標,威逼包圍建虜。
接下來就是需要灤州一帶的明軍主力加快速度,從南面向北掩殺過去,火速救援永平。如若建虜已逃,則緊咬其尾巴,支援冷口戰役。
明軍主力是孫承宗親自率領,如果讓他改變計劃,丟下手頭的事情,直撲永平,就得有重量級的人物去稟告才行。
盧象升和閻應元的意見都是讓鍾進衛親自去,因為他們猜出來鍾進衛是想跟去冷口。
..
..
第二百七十章 戰前分派任務
013…12…23
冷口就算能奪回來,就目前這點人馬,要抵抗住七千多建虜狗急跳牆的攻擊,難度不小,他們不想讓鍾進衛去冒險。
鍾進衛明白他們是擔心自己的安危,但他沒有接受,問他們道:“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但你們覺得去向灤州一帶的主力求援,就安全了麼?”
鍾進衛也不等他們回答,直接就說道:“永平百姓很可能遭受建虜屠城,就算不屠城,建虜也很可能馬上逃跑。所以為了爭取時間,必然不能避開永平,繞一個大圈回去求援。以我這三腳貓的騎術,在接近永平被建虜發現的話,你們覺得我逃得了麼?”
他看閻應元想說話的意思,就用手虛按下,阻止了大舅子的發言,接著又說道:“不管是不是我自美,我應該算是皇上面前的紅人!如果我去冷口,周圍這些明軍總會比我不在冷口要用心得多,不管是做給我看,還是做給皇上看,都會努力增援冷口。否則依那些明軍的龜速,光憑這些民壯,能否擋住狗急跳牆的建虜,堅持到援軍趕來還真不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