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3/4 頁)
喜聞樂見的。
不過現在按照中興侯所說,那麼以後這條路將會是大明科舉的一大補充,讀書人的另外一條出路。
這麼一來,研究院就顯得重要起來了,各方人等顯然就會關注起來,爭奪其中的利益。
溫體仁想到這裡,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如若按照中興侯所言實施的話,確實有不少好處。但之前研究所都歸研究院所管,而研究院又只是工部所屬。臣以為,應該從工部獨立出來為好。”
崇禎皇帝一聽,看看鐘進衛,接著問溫體仁道:“那溫卿的意思是?”
溫體仁看似大公無私地回答道:“陛下,正常科舉出身,可謂是天子門生,自當高人一等。而這研究員只是對科舉的一種補充,臣以為可以降一級,就由內閣來管轄即可。”
鍾進衛在邊上一聽,忍不住提醒道:“溫大人,以前討論說全民教育的時候,初議是要成立一個教育部,我記得你說也要由內閣來管。這麼多事情都由內閣來做,會不會事情太多會累壞了內閣輔臣?”
溫體仁聽了就轉向鍾進衛,當即搖頭答道:“中興侯,當初教育部之議只是我們幾人私下討論而已。就當前的情況來看,要推行全面教育,也還得水泥修路普及之後。前期的事情可以由禮部來做,等真到了全面教育普及的那一天,再像研究院一樣進行升級為內閣管轄也不遲。”
崇禎皇帝一邊捋著自己額下的一點鬍子,一邊聽著兩位臣子的討論。他想了一會,就發表自己的看法道:“教育部之事太過遙遠,等以後再議。研究院之事,朕看可以先做起來,等規模大了之後再看看是否就歸內閣統轄,兩位愛卿看這樣可好?”
鍾進衛一想確實是,眼下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現在研究院的事情,也才有個頭。要在大明讀書人中推廣開研究的風氣,讓那些科舉無門的讀書人走上另外一條道路,還是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他想到這裡,就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說得是,臣無異議。”
溫體仁也沒有異議,躬身附議。
那麼有關研究院透過《明報》來引領大明讀書人中的風氣一事,在場的三個大佬都達成了一致。鍾進衛的腦中忽然閃現出一個成語,求同存異,這貌似也是後世處理一些事情常用的手段。
在場的三人,誰也沒有想到,在許多年之後,研究院的出身反而比科舉出身更為熱門,吸引了無數人走上了這條路。
因為研究院出身的人,一個個富得流油;而那些科舉出身的人,要是富得流油的話,不是都察院找上門去請喝茶,就是廠衛找上門去請喝咖啡。
崇禎皇帝議完了這事後,就笑著對鍾進衛道:“鍾師傅,你不在京師的時候,又有一個好訊息。”
第五百五十一章 無敵於天下
一聽是好訊息,鍾進衛不由得笑了。以前的時候,一般有好訊息的話,都是自己帶給崇禎皇帝的,現在輪到他來告訴自己了。
鍾進衛在心中暗想,希望這樣的事以後會越來越多吧!他略微有點好奇地問崇禎皇帝道:“陛下,是什麼好訊息?”
崇禎皇帝笑著衝內閣首輔溫體仁點點頭,溫體仁在接到指示後,對鍾進衛說道:“東廠之前關著的五名海盜中的一個,說了有一條捷徑可以前往北美。”
鍾進衛一聽,很是詫異,怎麼會還有捷徑前往北美?他連忙問道:“真得麼,是什麼捷徑?”
溫體仁看鐘進衛這樣子,知道他並不清楚,心想中興侯總算有不知道的事情了。
他當即轉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請賜地圖一觀。”
崇禎皇帝一聽,馬上讓一邊的內侍把一幅世界地圖拿了過去。
這個內侍就在溫體仁的示意下,展開了地圖。溫體仁指著北太平洋的一片區域,給鍾進衛解釋道:“那些海盜招供說這一帶的海水是往東流,可以直達北美洲。”
溫體仁指得其實是北太平洋暖流,就是從日本暖流和千島寒流交匯處流向北美溫哥華附近海域。
鍾進衛皺著眉頭看著地圖,沒有說話。崇禎皇帝見了,就有點擔憂地問道:“鍾師傅,你沒有一點印象麼?”
如果多一條前往北美的道路,那麼藩王封建海外之事就多一份把握。畢竟如果一直往北而走,這氣候太冷了,一年能過的時間很短。
鍾進衛聽到崇禎皇帝問話,想了一會,才抬起頭來奏道:“陛下,那世界地圖的原版在哪裡,臣想再看下。”
崇禎皇帝一聽,自然不會不答應,他當即說道:“鍾師傅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