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第3/4 頁)
登州水營碼頭,海風一陣陣地吹過,時不時地帶來一股海腥味。
不過沒有人在意這些,登萊巡撫盧象升對已登上戰船的閻應元說道:“麗亨,一路保重了。”
閻應元看著這位年齡相差不大的頂頭上司,雖說認識相處的時間還不到一年,卻已成為至交好友,同生共死過的同袍。
現在要終於要分開,奔赴兩個不同的戰場,同為大明出力,心中不由百感交集。
他也不是善於言辭的人,只是抱拳回禮,然後真誠地道:“九臺保重,待我東南歸來,再到中丞麾下效力。”
盧象升卻比閻應元豁達,他聽了哈哈一笑道:“誰知道,說不定到時是我到你的麾下了,哈哈!”
閻應元也不是婆媽之人,既已告辭,便不再多待,當即下令開船。
他並沒有返回京師去和家人告別,因為有那個神通廣大的妹夫在,他很放心。
閻應元在接到正式調令後,便向盧象升辭行,便有了剛才那一幕。
他告辭了盧象升後,乘船直接走海路,往福建福寧鎮上任去了。
盧象升看著閻應元的船已走了很遠後,他才騎馬返回巡撫府。
要說他一點都不在乎和戰友的分別,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他是在皮島就近指揮對建虜的騷擾作戰,在知道訊息後特意趕了回來給閻應元送行。
當然了,順便他也要巡視下遼東難民、東江軍卒家屬的安置工作。
這次回來,他看到國企的魚鬆廠已正式開始生產了,並且規模在進一步擴大中。
看到登萊巡撫來巡視,國企的人便向他提出,每日送過來的魚不夠用,最好再增加捕魚的人。
這讓盧象升欣喜不已,國企的人這麼說,就是說能消化更多的人手了。
他一邊又撥了一部分小型運輸船出來改造成漁船使用,一邊琢磨著是不是打幾場大點的戰事,解救更多得遼東漢民出來。
在送走閻應元之後,盧象升便在內堂琢磨著這件事。
不過他並沒有考慮多久,就被人打斷了:“中丞,獐子島有緊急軍情稟告。”
盧象升一聽,連忙問稟告的張獻忠道:“信使何在?”
“正在前衙等候中丞。”張獻忠抱拳回答道。
這次盧象升回登萊,把他帶了回來。一是讓他休息一段時間,二是張獻忠有書信送往京師,必有回信,也可以讓他早點看到。
對於張獻忠,雖不是盧象升的家丁出身,卻很受他重用,也因此多有為他考慮。
果不其然,京師來人,不但帶來了閻應元的調令,還有張獻忠的家書,而且還是四封。
當時盧象升一時興起,便主動替不識字的張獻忠讀了書信。
四小在信中充滿了對張獻忠的思念,以及自豪地訴述他們在新軍中的訓練。還讓張獻忠少殺幾個韃子,免得他們長大沒得殺了。最後則是讓張獻忠放心,中興侯對他們非常之好,就是親侄子也只能這麼好了。
盧象升一邊替張獻忠高興,一邊暗猜中興侯的新軍,不知道訓練出來後會是怎麼樣的。
之後的幾天,他也明顯發覺張獻忠臉上的笑容比以往多了不少。
甚至有幾次他還聽到張獻忠和別人嘮嗑說什麼他義子必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輩子他已是滿足了之類的話。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此時的盧象升看著張獻忠,當即說道:“走,去前衙。”
他個高步子大,沒一會就來到前衙,見到了獐子島派來的信使。
“稟中丞,緊急軍情,建虜有行動。”說完後,信使把一封雞毛信呈上。
盧象升也沒坐到位置上去,直接走過去從信使手中拿起雞毛信,撕開了便看了起來。
原來獐子島參將祖大樂在陸地活動的夜不收殺死了一個建虜派往朝鮮的信使,搜到書信一封。
信中言明建虜糧食告急,要求在朝鮮的莽古爾泰把收集到的糧食先行運回去,不得再有失誤。
祖大樂同時在信中向盧象升建議,此次機會難得,一定要截獲這批糧食。他願意將功贖罪,絕不會再拖後腿。
盧象升馬上展開雞毛信中那份建虜的信,可惜是滿文。不過巡撫府中有懂得滿文的文案。
他當即傳令讓那文案過來前衙,然後在等文案的期間,他問信使道:“你們祖參將經常有派夜不收出去?”
“回中丞,是的。”
沒想到祖大樂到了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