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第2/4 頁)
算能逃走一些,也不會對戰事有什麼影響。
如此一來,戰爭的主動權就還在明軍的手中。明軍就多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可以用來卸貨,趕路。
雖然晚上卸貨、趕路能節省不少時間,月亮也是幫忙,月色很好。但無論如何,都是事倍功半的事情,關寧軍還是需要很多時間來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
也因為如此,當初鍾進衛就要求遼東巡撫袁可立親自領軍前來。因為相比之下,他還是相信袁可立的能力和人品。
但袁可立病重,沒辦法,他就出言威脅祖大壽,免得他出什麼狀況。
新軍接下來要做的任務,是清剿掉海州城內的建虜精銳後,越過海州城,前往五十里遠的一處預定阻擊陣地阻攔建虜的援軍。因為不在那個地方阻擊,放了建虜主力過來的話,他們就會繞城而過,攻擊還在運送物資的關寧軍。
新軍必須要早一步趕到那處阻擊陣地,如果被建虜援軍先越過那處阻擊陣地的話,就沒有其他地形能擋住建虜不繞路了。
幸虧新軍是火器部隊,不用考慮連夜作戰後身體疲乏的狀況,無需休息就可以再次投入戰鬥。
現在不但是關寧軍在搶時間,新軍也是在搶時間。而且任務更重,更艱鉅。他們必須阻擊建虜主力,堅持到關寧軍全部進入海州城,才可以邊打邊撤,躲進海州城休息。
這一場戰事,不但對關寧軍來說艱難,而且對新軍來說,更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將近中午時分,海州城才粗粗清理了一遍。鍾進衛也來不及做進一步細緻的工作,就把能說漢話的人組織了起來,代替新軍控制那些不是很重要的點,以便能騰出新軍人手。
至於那些重要的點,比如城門,還有城中軍械,糧草等場所,仍然是由新軍所掌握。
海州是建虜重要的後勤補給基地,但建虜在去年連番的戰事,包括寒冬臘月的出征,消耗了海州不少的儲備。
建虜在城破逃走之時,還放火燒倉庫。雖然最終新軍把火撲滅了,但也損失了好多物資。剩下這些物資是很寶貴的,可以讓關寧軍多堅守一段時間,等待下一次新軍的到來。
鍾進衛不能再等下去了,不知道遼陽的建虜何時得到急報,也不知道遼陽的建虜會在什麼時候派出多少援軍,後續還會有多少援軍。
這些都是沒法掌握的事情,但鍾進衛可以肯定一點,建虜是不會甘心海州被明軍佔領,在他們的眼皮底下紮下一顆釘子,因此唯有自己這邊搶時間了。
於是,鍾進衛也不管城內局勢還沒最終穩定,後續部隊還沒有趕到海州城,就先領著一千多名新軍出了海州城的北門,往遼陽方向趕去。
無論如何,要先一步搶佔那處最佳的阻擊地,然後堅持到後面的新軍趕上來,還有野戰炮兵,車營都趕上來。再堅持到關寧軍進入海州城,才算完成任務。
鍾進衛在此時感覺到,時間就是勝利,時間就是生命這話,真是一點沒錯!
第六百六十三章 摸不著頭腦
京師文華殿內,玻璃代替了窗戶紙,使得殿內的光線很好。
崇禎皇帝正在處理政務,和內閣首輔溫體仁商討著各地春耕的事情。
此時的溫體仁,滔滔不絕地向崇禎皇帝訴述各地的情況,並著重強調內地,特別是山西、陝西、河南、甘肅等地並未下大雪,恐怕會因缺水而影響春耕。
他講著講著,忽然發現崇禎皇帝皺著眉頭,臉露擔憂之色,卻又顯得心不在焉的樣子。
溫體仁心中有點無語,只好暫停了彙報,喚崇禎皇帝道:“陛下,陛下,陛下!”
聲音一聲比一聲重,最終把處於神遊狀態的崇禎皇帝喚回了現實。
崇禎皇帝看溫體仁的鬍子都一翹一翹地,面露不滿。他心中稍微有點尷尬,知道自己又走神了,就向溫體仁解釋道:“剛才朕在想著遼東巡撫病重,但鍾師傅恐怕已經到達遼東,差不多要發動海州戰事了,也不知道會打得怎麼樣?”
溫體仁就知道崇禎皇帝是擔心這事,因為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不要說崇禎皇帝還年輕,沉不住氣,對第一場光復遼東的戰事患得患失,還要擔心中興侯的安危,就是溫體仁本人,也經常會在忙碌之餘想起這場戰事。
但他不能陪著崇禎皇帝一起坐在紫禁城裡空想,因為這不會起到一點作用。
所以溫體仁只好勸解崇禎皇帝道:“臣已說過多次,中興侯對火器部隊的運用,已經爐火純青,建虜聽到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