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訊息,直到三十一rì這天,訊息才傳到朝廷上。
時任內閣首輔韓爌,字象雲,蒲州人,感到事態嚴重,不敢耽擱,馬上覲見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一聽之下,大吃一驚,第一反應是鍾進衛所說之言:建虜繞道侵襲。於是就跟韓爌說了自己的想法。
但內閣首輔韓爌卻有不同意見:“陛下,建虜遠在遼東,有薊遼督師袁崇煥御之,豈能遠離其巢穴?”
“那依你之間呢?”
“臣及內閣同僚皆以為蒙古部族叩關冬掠,效仿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侵犯京畿,必有其所圖。”
崇禎皇帝不說話了,鍾進衛所言畢竟是一家之言,而俺答汗之事卻是明廷之痛,是“土木堡之變”後的第二次京師遭襲。如若此次蒙古部族是效仿俺答汗之舉,那必會進犯京師。可如若是建虜主力繞道的話,就有關寧鐵騎直搗瀋陽之良機了。以此換彼,怕是建虜輸不起。
韓爌見崇禎皇帝不說話,只好催了:“陛下,臣以為當傳旨薊遼督師袁崇煥進關攔截蒙古韃子,以防重現當年之事。”
崇禎皇帝委實難以取捨,想問下鍾進衛,但鍾進衛又一直昏迷不醒,都幾個月了,不知道啥時候能醒來,真是愁人。
韓爌又開始在崇禎皇帝耳邊唧唧歪歪起來。
崇禎皇帝最後煩了,問道:“卿可有十分把握來犯之敵乃是蒙古韃子?”
這要打包票,韓爌就猶豫了,萬一要不是呢,御前說錯話,可能到時候所有的黑鍋都要自己背的。
最後只好責令兵部尚書王洽儘速查實實況。
十一月一rì,逃難難民的湧入,讓京師也開始sāo動起來,為防意外,京師開始戒嚴。
下午時分,終得知是建虜並蒙古部落入侵,但人數仍不得知,說一萬,兩萬的有,說十萬,二十萬的也不少。
崇禎皇帝很生氣,這是搞什麼嘛,入寇數目相差這麼多,要採取的應對措施完全不一樣。
兵部,內閣擬出的條陳是調薊遼督師袁崇煥入關退敵,因為入侵賊寇裡面戰力最強的是建虜。袁崇煥熟悉遼事,長久跟建虜打交道,比較熟悉情況。
不過也有別的聲音,說原遼東經略孫承宗也熟悉建虜,資格比袁崇煥更老。內閣首輔韓爌反駁說孫承宗已在家養老多時,眼前之際合適總領京畿防務的當屬現任薊遼督師袁崇煥無疑。韓爌之所以如此推舉袁崇煥,是有私心的,因為他是袁崇煥的“座師”,來犯韃子裡面有袁崇煥負責的建虜,如果袁崇煥自己把來犯之敵擊退或者殲滅,則不但可能不會問罪,還有機會得到朝廷封賞。
崇禎皇帝覺得如果派袁崇煥直搗瀋陽,萬一來犯韃子乃是建虜偏師及蒙古韃子,而建虜主力在瀋陽坐等關寧軍,怕關寧軍就有去無回了。想到這裡,心裡不由得嘆氣,之前的想法,想想是個妙計,真要實行起來,卻有諸多限制,轉眼成為了空談。
崇禎皇帝放棄了以前的想法,根據現在諸位臣工的意見,最後拍板袁崇煥總領京畿防務,同時詔孫承宗入朝。
十一月二rì晨,趙率教率領四千關寧鐵騎,經過三rì夜,急行三百四十里路,趕到距離三屯營十里處,未見建虜探馬,下令稍事休息,派出夜不收前探敵情。
眾兵丁趁此機會紛紛下馬休息,吃乾糧,餵馬食。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眾兵丁的jīng神基本都緩和過來了。在隊伍東北角的一處兵丁中,有一名伍長,姓朱,名元中,在其鄉彪勇好鬥,因打抱不平失手致一惡霸重傷,而惡霸勢力龐大,朱元中雖有理仍被判充軍遼東軍戶,後積功升為伍長。
此時的朱元中,跟其彪勇個xìng一點關係都沒有,滿臉的汗。
實在忍不住了,走到把總面前說明原因,原來是拉肚子,要去方便下。這個,是人都有三急,也沒辦法,把總讓他快去快回。
就在隱沒邊上丘陵去方便的時候,有探馬回報趙率教說,至三屯營一線未發現韃子,三屯營中仍為明軍旗幟。
趙率教放下了心,還好沒有被韃子攻佔。既然這樣,入城休息。於是,重新集結軍隊加速趕往三屯營。
朱元中在方便的時候聽到了集結聲,無奈肚子跟他過不去,拉的他站不起來,只好安慰自己待方便完了快馬加鞭,趕上大部隊。
卻說趙率教率軍趕到三屯營,果然城中明軍旗幟飄揚。放下心,上前要求入城休整。
三屯營中薊鎮總兵朱國彥早聽到如雷蹄聲,站在對應城牆上觀看敵情。
待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