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2/4 頁)
”,老百姓無不深惡痛絕!
“彈弓幫”,因為這幫弟子都是用彈弓作為武器而得名!
他們多以京郊的地痞流氓為主,大多好吃懶做,便臭味相投的勾結一起,作奸犯科,盡幹些偷雞摸狗的糗事。
後來,因為天災人禍的,民間的可利用資源日益見少,這些小偷小摸的勾當也解決不了日漸壯大的隊伍的吃飯問題了!於是,便有人提議,何不像“鬼幫”那樣,搞官僚的?
一幫傢伙湊在一起,認為這樣做,起碼也好殺一殺那些風流倜儻的衙內、公子、小姐的威風,先從他們身上榨些油水來,救救急!
嗯,那些紈絝子弟,一個個的腦滿腸肥的,不在乎少些零散的東西!更何況,他們的所得,百分之一百都來自於咱們勞苦大眾!從他們那邊拿來一些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有何不可呢?!
他奶奶的,這樣一想,便有些理直氣壯,以至於,還有理由寬慰他們自己,總比從窮苦百姓那裡偷來一些的好,畢竟,那些公子小姐明明被偷了搶了也不敢過於聲張,而且,他們也確實無所謂一些零頭損失。
而對於普通百姓人家,拿了他們一點點東西都不行,都有可能害了一個家庭生活的根本,那可是一年甚至幾年的口糧問題!
有幾次,他們偷盜了幾戶農戶的養在圈裡的雞、鴨,雖然被主家看到了,卻也沒人出來追趕,原因不僅在於害怕他們那些不長眼睛的彈弓的襲擊,更重要的一個原因,竟然是,鑽在被窩裡的老農因為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出不了家門而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將用來生蛋換錢度日的雞鴨偷走。
因為這個“彈弓幫”的弟子大多來自於京郊,對農戶的生活也有所瞭解,於是,實在不忍心再在農戶身上打主意了,從而,將目光轉向了一些土財主的家和官府大院,並且,覺得這樣很是心安理得!
後來,他們還不定期地將從官員家中偷或搶來的東西拿出來,與曾經被他們偷盜過的黎民百姓分享,於是,在京都,“彈弓幫”是一群既可恨又可愛的無厘頭!
第三大幫當屬“丐幫”了,雖然,他們的弟子遍及天下,卻還是最為弱勢的一個群體,整天跪伏街頭巷尾,祈求路人施捨,一副可憐相。
這“丐幫”,整日介的靠別人的賞賜過日子,有些被動啊!不過還好,近段時間,那個大生紡織場的老闆娘讓人早晚出來,到街頭髮放窩頭,接濟一幫可憐的傢伙,倒也能過得去。但是,倚靠施捨度日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後來聽說,有人要收留丐幫的年輕人,幫助他們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時光,而提出要收留丐幫年輕人的,正是那個天天來街頭髮出窩頭的大生紡織場的老闆娘,於是,那個發放窩頭的慈善活動又被人曲解了意思,都埋怨說,周氏家族是借慈善之名謀求廉價甚至就是免費的勞力為實,弄得周氏一家鬱鬱寡歡,直到那個可愛的英子學成歸來後,才慢慢有了笑容,而周氏的緋聞男友,那個紡工署的蔡署長,依舊難以開脫財色兼收之嫌,一時間,他們的故事,也成了街頭巷尾的談資。
紛紛擾擾的各種傳說,在京都,從未斷過
年輕的司閽看到眼前的這幫傢伙就是大名鼎鼎的“彈弓幫”的兄弟,不免驚詫萬分,當看到他們被李瀟打得東倒西歪的,便更為吃驚,不由得暗自敬佩起李瀟來,這個京都第一神捕之名,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你們來這裡,卻是為何?”,李瀟大聲喝問道,“那個‘被服管理艙’的可憐的閻老漢在哪?”
幾個人哼哼唧唧地,盯著李瀟手中的長矛,也是一陣心驚膽寒,不過,他們來時,這裡就已經空空蕩蕩的了,哪裡見過什麼閻老漢啊?便無所適從地惶恐地看著李瀟,不敢隨意接茬。
“說!”李瀟毫無耐心地嚷道,“告訴我實話,否則,我這手中的長矛槍可不認識你們什麼‘彈弓幫’哦!大理寺之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尋得你們,並不是拿你們沒有辦法,而是基於你們的活動,沒有給普通百姓造成多大的傷害,並且還有轉好的跡象,便暫時放過你們,將你們從京都幫派名流之中剔除,歸類於待變的夥計,也是基於你們的本質不算太壞,可是,你們卻不珍惜自己的名譽,到東昌校場來幹啥呢?難道發誓,從此踏足閹黨?也要如‘鬼幫’一樣,與閹黨為伍了?”
這時,“彈弓幫”的傢伙才知道,眼前這位,站在他們跟前,和他們說話,竟然是大名鼎鼎,卻不曾交過手的京都第一捕快之一的李瀟?經過剛才這一打鬥,徹底折服了,幾乎全都傻眼了。
剛剛他們來這東昌大倉庫,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