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3/4 頁)
見機行事。
阻截廉田政年的戶次鑑連,在進入長門以後就將部隊分成了兩部分,戶次鑑連派遣部下小野鎮幸率領三千人(兩個騎兵備隊、兩個步兵備隊、兩個火槍手備隊)先行向葦山城進軍,自己則率領肥前軍團的餘部隨後跟進。
二十三日正午,一路急行軍的小野鎮幸部到達了廉田政年防守的葦山城下。看著龜縮在城內的廉田部士兵,小野鎮幸命令麾下的兩個火槍手備隊對葦山城進行了放肆的進攻。在小野鎮幸的親自指揮下,一千名火槍手圍成了一道單薄的圓弧,對葦山城進行了密集的散射。而他們的同僚則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他們的身後,大肆嘲笑葦山城內廉田部的懦弱和無能
如果葦山城下的北軍士兵數比廉田部的多,或者一樣,甚至只是相差不多,那麼葦山城內的廉田部士兵都不會感到任何的恥辱。畢竟他們只是剛剛拿起武器,只接受了很少訓練的新兵,會懼怕戰鬥也是人之常情。可是偏偏小野鎮幸部只有區區的三千人,還站成了很鬆散的圈子,在城牆上廉田部士兵們居高臨下的觀察中顯得更加稀少。當然了,這也沒什麼,如果小野部計程車兵能意識到他們數量上的不足,老實的從城下撤退,廉田部的大爺們也絕對不會難為他們,頂多在他們身後丟下一片嘲笑也就算了。可恨的是,小野部計程車兵不但沒有逃跑,反倒是圍著葦山城開始了一本正經的進攻,這也就罷了,反正只是火槍轟擊,只要躲起來也就過去了。最可恨的是小野部的其他士兵竟然聚集在一起,齊聲笑罵起了城內的廉田部士兵,不但問候遍了城內士兵家族中的所有女性成員,甚至連男性成員都沒有放過
忍無可忍的廉田部士兵,找到了他們的統帥廉田政年,一致要求出城整治城下北軍的雜碎。面對著群情激憤的部下,廉田政年也不得不答應了他們出戰的請求,畢竟保持士氣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城下的北軍士兵怎麼看也只有兩三千人,周圍也是一馬平川藏不住半個人的曠野,如果還不敢出戰的話,廉田政年以後也沒臉見人。
在留下兩千人守城後,廉田政年率領剩下的一萬大軍,大開城門衝向了在城外挑釁的小野鎮幸部。看著浩浩蕩蕩衝出葦山城的廉田部士兵,小野鎮幸部計程車兵立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毫不猶豫的收起了武器,齊齊將屁股對準了廉田部士兵,之後就大踏步的逃了開去。看著齊刷刷撤退的北軍士兵,廉田政年和他的部下都一時有些呆住了,剛才還在城下辱罵自己一方膽小的人,此刻正用行動完美的詮釋著膽小。這和廉田政年所受的武士教育有些衝突,所以一馬當先衝出城外的廉田政年一時之間呆住了。不過很快他部下計程車兵就替他做出了決斷,一些比其他人都要勇敢計程車兵(當然你非要說他們是更愚蠢計程車兵也不是不可以了)嗷嗷號叫著衝向了逃竄的小野鎮幸部。無法可想的廉田政年也只得率領餘部追了上去,小野部只有三分之一是騎兵,拼命追的話,也不是絕對無法追上的。(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廉田部的組織結構,這也是大多數以動員兵為基礎的軍隊的組織結構。整支軍隊都是由數名騎馬武士和步行武士率領一群動員兵所組成的戰鬥群體構成,大將廉田政年周圍的側近部隊也只是武士比例稍微高一點。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小集體的戰鬥力,因為每個戰鬥群的領隊武士一般也是這些動員兵的領主。不過整隻部隊的整體協調能力就要差很多了,一旦戰敗或者只是主陣軍旗的動搖,都很容易造成整隻軍隊的潰敗。這裡說這些廢話的原因是,廉田部也有相當數量的騎馬武士,卻因為和動員兵混編在了一起,而完全無法發揮機動上的優勢。這裡也說明了把各種不同兵種混編在一起的愚蠢,尤其是將機動力不同的部隊混編在一起是十分愚蠢的。好了不廢話了。)
只是小野部的行動太過誇張,怎麼看也象是釣之野伏的誘餌,不過廉田政年也是島津家的核心大將之一,對釣之野伏戰術十分熟悉,在進行追擊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注意沿路是否有埋伏,和是否追進了容易被伏擊的地區。所幸廉田政年擔心的種種問題並沒有出現,小野部一直在曠野上無恥的逃竄著,除了留下了一路塵土外,還扔了一地的輜重補給,引的廉田部士兵追擊的更加緊湊。
不過廉田政年所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發生了,在追出了二十多里地,眼看就要追上小野鎮幸部時,在大路的盡頭出現了一支嚴陣以待的軍隊。這是戶次鑑連所率領的肥前軍團的餘部五千五百人,早已佈置在了這裡,等待接應佯敗的小野鎮幸部。
發現了鎮守在大路盡頭的戶次鑑連部之後,廉田政年立刻約束部隊停止了追擊,雖然他只看到五六千敵軍,但是卻不敢肯定在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