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1/4 頁)
李孟笑呵呵的說了句無所謂,起身就要送客,方才雖然是幾句對話,可驚心動魄之處並不比沙場廝殺差多少,三名鹽商不願意在這屋子裡面多呆一刻,唯唯諾諾的答應著就要離開。
李孟倒還是客氣,居然站起身相送,送到門邊,滿臉笑容,很客氣的對這幾位鹽商說道:
“實際上倒也不必這麼麻煩,李某有馬有刀,若是缺了金銀,到時候去貴處拿取就是了,何必費這麼多口舌呢!”
說完這番話,也不理會鹽商們如何想法,揚長而去,三名鹽商本來緊張的大汗淋漓,可聽到這個,覺得從心底泛起一股寒意,冰冷徹骨。
崇禎十三年正月三十一,兩淮鹽商答應了李孟的條件,若膠州營山東兵駐紮在淮北,每年按照一百二十萬兩地銀子付給各項耗費,預付一半也就是六十萬兩。
能達成這個協議,李孟對於兩淮鹽商們的花銷收入之所以有這樣的瞭解,而且知道他們的行事作風。完全歸功於南京鎮守太監劉福來,老人家就在江南中樞之位,許多資訊都爛熟於心。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說這個倒也是恰當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天下之事 前倨後恭
崇禎十三年,二月,關外盛京,西暖閣。
十幾身著華服之人圍在一張大桌子跟前,都是低頭凝視,雖然才黃昏,可室內還是點燃了牛油大燭,照得屋內如同白晝正午一般。
“陛下,咱們在明人的地盤上已經是搶到了足夠的金銀人口,足夠咱們女真人幾輩子都可以好好過日子了,明人的兵馬也被咱們打怕,為什麼不享福呢?”
說話的這個人身材高大,雖然是虯髯盤繞,可仔細看實際上年齡卻很是年輕,在這屋中眾人裡面他地位雖然不高,可是說話卻毫不在乎。
“多鐸,這裡哪有你說話的地方,大清國的事情,只有陛下才能定主意,你在哪裡搶什麼。”
站在多鐸身邊的一名年輕人呵斥說道,這人穿著和碩親王袍服,面目俊朗,在屋中這些人之中顯得很是扎眼,呵斥完之後,溫和恭順的看著站在上首的崇德皇帝——後世一般都叫做清太宗皇太極,這崇德皇帝單看外表,遠沒有屋子裡面其他滿洲親王貝勒一般的剽悍健壯,只是身形胖大,細眉細眼的,平時耷拉著眼皮,好像心不在焉的樣子,聽到那名年輕人的呵斥,他沒有抬頭,卻還是凝視著桌面,那裡鋪著大明的疆域地圖,上面用漢蒙文字標註著一個個行省,府縣,大好的江山。
“多爾袞,你在那裡學的這些虛禮玩意,聽著心煩,說說,你怎麼想的?”
“陛下天縱聰明,陛下拿主意,臣下就照著做失了,大清已經是佔據關外之地,朝鮮和蒙古都是歸附於我。旗丁勇悍無雙,金銀糧食人口都不缺少,在祖宗留下的好地方享安享富貴也可,入關。”
聽著多爾袞圓滑中庸的話語。皇太極的眉頭漸漸皺起來,不過其他人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那幅地圖上,突然聽到“撲通”一聲,眾人都是被驚動,皇太極側身一望,有些奇怪的問道:
“範先生,這是為何?”
地面上那位書生模樣地中年人連磕了幾個響頭,用力巨大,額頭見血,言辭懇切的說道:
“陛下。天命在我大清。不取則有傷天理民心,陛下,早下決斷,伐明取天下啊!”
如今的關外。女真滿人的地位遠遠高於漢人,稱呼為豬狗,殘殺強奪,處境稍微好些地是漢八旗,因為他們的戰力和火器技術,對滿清女真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補充部分,這也是孔有德、尚可喜等人被封王的原因。
清國中的漢人地位,武人又遠遠的高於文人,眼下的滿清八旗還只是一個蠻族的軍事集團。戰爭是第一要務。
在這樣的形勢下,能在滿清皇族親貴的合議之中出現,並且敢於以這種態度死諫地漢族文人,也只有一個人,被皇太極稱為先生地滿清內秘大學士范文程,此時數一數二的大漢奸。
皇太極實際上早就已經下定了決心,范文程這一跪不過是烘托下氣氛。讓皇太極有個發揮的機會而已。只是這一跪,更是得到皇太極的歡心。
在崇禎十三年之前。滿清地親貴之中還有爭論,一方是覺得關外土地廣闊,滿清武力強盛,在大明劫掠了無數的金銀男女,在白山黑水之間安享富貴才是正路子,另一方則是認為大清崛起,武功強盛無雙,而大明內亂紛紛,南邊的大好山河,是熟透了的果實,這花花江山也該輪到滿人去坐坐。
隨著蒙古、朝鮮,大明遼鎮的抵抗都已經被漸漸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