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部分(第2/4 頁)
候,而大明帝國則是在這內外交替的禍患之中,不斷的衰弱了下去。
勢力此消彼長,大明的劫難,中華民族的黑暗時代就這麼緩慢但又不可逆轉的到來了,從頭到尾的縱觀分析,真好像是冥冥之中,真是有什麼不可逆轉地命運,讓大明帝國滅亡。
同樣的,在文明世界中領先了幾千年的大漢民族,在明末之世,也開始緩慢的被西方文明超越。
滿清得國之後,中華民族陷入了黑暗之中,停滯了幾百年,連追趕的可能都是喪失殆盡,等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國門被大炮敲開,然後陷入了恥辱落後的百餘年,是幾千年文明的最黑暗時代。
李孟的到來,打亂了這冥冥之中地結局,他和他地團體就是要改變這個領無數漢民族,無數中華民族子弟痛心疾首,即將到來的黑暗、亂世和毀滅。
以鎮東將軍、山東總兵李孟這一年來地所作所為,天下人皆視之為董卓、安祿山之輩,此類野心家武將的集團,往往是野蠻、貪財逐利、勾心鬥角的團體,驕兵悍將,屬下的百姓都視之為禽獸大害。
可李孟、他的軍官團、他的膠州營、他的山東卻和這種常見的概念完全不同,李孟和他的屬下,無論身份高低,文官武將,都是有一種使命感,一種上層無能,需要我們山東兵馬來挺身而出來拯救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的使命感。
所以儘管膠州營的主力在南直隸,山東空虛,韃子大軍實力強大,來勢洶洶,這一戰凶多吉少。可參將趙能沒有什麼猶豫,領兵出戰。
這行為在膠州營上下看來,本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可在天下人看來,膠州營的行動就好像是腦子燒壞了,完全是傻子。
崇禎十五年十一軋十七中午,運河邊上的東光縣城西二十五里處,外出查探一天的膠州營登州軍探子張某在外遊蕩檢視了幾個時辰,華北平原廣闊,登州軍的騎兵比較少,偵緝的範圍比較大,張某從軍營出來,就沒有看到同伴,中午時分終於是看到了遠遠的一名騎兵。
探馬張某還以為是自己的同伴,連忙催動馬匹向那邊跑去,對方估計也是如此,同樣是催馬過來。
會戰拉開帷幕
老白家裡很多事,希望大家幫我祈福,讓這件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吧,謝謝大家,將來會和大家明說的。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夜行 霧散
騎兵的哨探都是箭衣窄袖,馬上帶著必要的補給和武器,而且為了不引人主意,這種撒到外面的哨探身上穿著的衣服,都不是軍服。
這膠州營的哨探就沒有帶著氈帽,而這韃子的騎兵也沒有帶著尖頂盔,估計著,野外遇到一名騎士,那韃子可能也是以為遇到了自己的同伴。膠州營這邊知道北面有敵人,可韃子大軍不知道,從薊州南下以來,放在外面的哨探探馬,一直是沒有發現有什麼敵人。這種心態習慣了,看到有人,還真沒有多想。
距離近了,膠州營的哨探張某差點沒有在馬上喊出來,對面的滿洲騎兵也是大驚,若是明軍騎兵,此時要做的第一個就是扭頭跑,打馬狂奔,而且美其名曰,既然是發現了敵人,一定要把訊息傳遞迴大營。
可膠州營的哨探看見對方人多,他是會跑。看著對方也是一個人,自然是要上前試試,那韃子騎兵,一路上驕橫慣了,當然不會逃跑,雙方在第一時刻的驚訝之後,雙雙催動馬匹,向前靠近。
兩個人當然沒什麼狀態,那韃子在背上扯出弓來,扯第一下,居然忘記解開拴著的繩索,不過第二下,居然硬生生的把那個拴在身上的細繩扯斷了,在馬上就是張弓搭箭,準備動手。
膠州營的哨探算是比較捨得配備裝備的兵種,出外的人差不多人手一杆火銃,但威力相對於步卒的火銃來說,要小很多。
原因無他,為了在馬上攜帶方便,火銃的銃管短了不少,這樣鉛丸的初速降低,威力和射程都是很短。
在今人看來,火器和弓箭,一個是先進,一個是落後。可那時候的人卻不敢這麼想,被各種人傳揚的滿洲韃子騎射無雙,已經是深入到每個人的心底,膠州營計程車卒儘管相信自己的訓練,但這傳聞實在是太邪乎了。
看著對方把弓箭取下來,張某地心刷一下就涼了。手中正拿著通條拼命的夯實槍管裡面的彈藥,心想對方是弓箭,簡單的張弓搭箭,不需要自己這麼多步驟,眼下兩人相遇,勝敗就是看誰能最先發動攻擊。
那韃子的動作的確是迅速,已經張弓搭箭完畢,膠州營地哨探張某隻是盯著對方的動作,很是麻木的再一下下夯著彈藥。雙方看清對方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