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第2/4 頁)
夠大的空隙。可倒伏的帳篷,飛濺的火星,依舊是這地獄的火源。
和普通地小部落相比,土默特汗的金帳所在非普通牧民的人更多,可在這個倉促之間,大隊的騎兵又是被調出了這邊,在陳永福率領大隊人馬前來的時候。很多土默特的騎兵甚至來不及上馬。
手中拿著長刀和木槍的人如何去和居高臨下地騎兵作戰,在這支大同邊鎮騎兵的散騎衝過最外圍的那些帳篷之後,終於有土默特部的戰士們拿著弓箭出來了,儘管目前地天色已經是黑了下來。可熊熊燃燒的大火映照地此處有如白晝。
可有個問題是。土默特地戰士們迎著火光。而邊鎮地散騎則是揹著火光。被閃動地火光晃著眼睛。這就實在談不上什麼準確性了。可黑乎乎地騎兵以及馬匹。總歸是個大大地目標。特別是在那裡砍殺地騎兵上身。
在射手地眼中。騎兵地上身是最好。也是最容易被射中地靶子。嗖嗖嗖。在火焰燃燒地噼啪聲中。在邊鎮騎兵地喊殺和牧民地哭喊聲中。弓箭手地箭鏃極速地破空而至。不過這次來地邊鎮騎兵可不是大明地那種穿著布衣棉袍地窮軍漢。
最起碼。這些騎兵都是帶著頭盔。穿著胸甲。弓箭射到這上面。根本沒有什麼作用。只有極個別運氣好地。才射中了面門。
嗖嗖嗖地聲音想過。又有當噹噹地聲音。那是弓箭擊打在甲板上地聲音。根本無法穿透。這是個帳篷地區域。帳篷層次錯落。甚至沒有相隔五十步以上地帳篷。也就說。這邊沒有弓箭手射擊地太大空間。
他們都是在五十步或者是更近地距離上射箭攢射。一箭不中。想要射第二箭地時候。騎兵已經是縱馬衝到了跟前。在近距離肉搏之中。這些弓箭手甚至還比不上普通地牧民。
整個地金帳所在。都已經是了起來。正衝向王帳地騎兵大隊。幾乎是個方陣。前排都是平端著長矛地騎兵。後排則是嚴陣以待地長刀大斧。
就算是那麼多的騎兵都是派出去,土默特汗身邊也要留下兩千人左右的金帳親衛,其餘各級的貴人也都是要留下護衛。草原上的可汗貴族彼此的仇殺火併,這也是經常的事情,總要預留下力量來進行防備。
出現在陳永福一干人面前的就是這些金帳親衛,聽著周圍的喊殺聲和哭喊的聲音,不管是陳永福的部下親兵還是張坤率領的山東鐵騎,人人都是感覺到熱血,從來這聲音都是蠻族施加在漢人身上,今日間漢人卻又是還了回來。
看著路途那邊出現的金帳親衛,這邊的大同騎兵速度卻絲毫沒有減緩,依舊是向前衝去。
金帳親衛是土默特部甚至是土默特部控制的草原上週圍那些弓馬嫻熟,勇猛善戰的勇士,土默特汗私下裡都是稱呼自己的金帳親衛為怯薛歹,這是當年成吉思汗精銳親衛軍官的名字。
這些金帳親衛反應的確是快,在邊鎮騎兵衝進來的時候,他們儘可能快的完成了整隊和動員,湧出來抵抗。
金帳親衛們的馬匹都沒有提起速度,人人都是在馬上張弓搭箭準備射擊,這等寬闊的道路,接近肯定是飛快,轉眼間已經是進入了弓箭的射程之中。
也沒有什麼命令,幾乎是在這同時,幾百支箭尖嘯著飛了出來,好像是雨點一般的落下,對方這麼密集的陣型,也不需要瞄準,只需要把弓箭稍微高抬,仰角落下就能命中。
如果這第一波射擊起到效果。這些偷襲者地前面幾百騎最起碼要倒伏一片,亂成一團。後面的人也會被前面地倒伏的人屍馬屍阻礙。
可這些騎兵都是帶著鐵盔,穿著板甲,最前面幾排的甚至還帶著面甲,甚至馬匹上在馬頭和馬胸的地方還有皮革毛氈的包裹,這也是為什麼要冒險設立第二個中繼點地作用。就是為了讓馬匹甚至還有騎兵在第二個中繼點換上盔甲和馬甲,這樣可以節省馬力,在衝擊的時候更有力量。
聽見那嗖嗖的厲聲,前排的放平長矛的是邊鎮騎兵們僅僅是低下了頭,而後面的騎兵們則是舉起了小圓盾,這就足夠了。
接下來好像是突然在小範圍下起了冰雹一樣。叮叮噹噹地事情不絕於耳,那是弓箭和盾牌還有盔甲撞擊的聲音,也就是僅此而已了,只有在第四排外圍的一名騎兵的坐騎倒黴的被落下的箭簇射進了眼睛
射箭沒有效果,金帳親衛們有人拿出了刀斧長矛驅馬上前,有人則是準備射出第二箭,實在是太倉促了。這根本組織不起來應有的抵抗。
平端著長矛地重甲騎兵已經是開始加速,人、馬匹、盔甲的重量疊加在一起,逐漸加速的速度,這速度和力量都是累加在長矛上。衝向了前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