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部分(第2/4 頁)
樣的迅速,大車隊的小股伏兵追之不及,這次的埋伏看著十分失敗。
撤退的時候就很是紛亂了,大隊倒還保持著凝聚,沒有潰散,一直是跑出去十五里,確定了後面沒有追兵,都統阿塔穆才算是緩過氣來,可越想越是心驚,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部落是個什麼貨色,阿塔穆見識的太多。
今日的火銃和車陣,包括騎兵小隊的應用,草原上的蒙古貴人和軍人能做出這一點來,恐怕當年的大帝國仍然會持續。
到了都統這個位置,已經算是滿清的高層,可以知道許多秘辛,比如說河間府的那次大失敗和相關的風言,比如說山東犀利無比的火器,今日多鐸在漢城城下打的攻守之戰,那股守城明軍的火器厲害在滿清上層之中也多有傳揚,今天看到的,結合起這些這些傳聞,很快就能竄了起來。
難道草原上的土默特部騎兵居然和朝鮮那邊有勾結,這個想法詭異無比,可阿塔穆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就感覺到毛骨悚然。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土默特蒙古和朝鮮那股明軍沒什麼勾結,有了犀利火器,並且這般能戰的土默特部幾萬騎兵,也是巨大的威脅,必須要給盛京稟報這些細節,儘管英親王阿濟格和自己的本主貝勒勒克德渾要來,可這些兵馬未必會夠,一定要再加兵馬,而且盛京瀋陽和遼陽西邊的草原,也需要重兵的防護。
回到了自己的駐地的正紅旗統領阿塔穆驚魂未定,立刻是把自己心中所想整理成了兩封密信,
奏報朝廷的摺子,這是給皇帝和攝政王多爾袞看的,7
自己的旗主禮親王代善看的,眼下這局面,危險啊!
七月之後,滿清韃虜的都城盛京就很不對勁,就在前年,盛京已經有了幾分繁華,頗有些大明大城鎮的氣派,貴人們的奢華,對外征戰的節節勝利,還有對外通商的拓展,都讓大筆的財富和人口流向盛京。
城內的女真八旗親貴和蒙古各部的貴人都是享受的厲害,每日間酒宴歌舞,要不就是聚在某家看家養的戲班子,一片太平富貴的景象,這年頭誰要是說去城外打獵或者是捕鷹,肯定會被人笑掉大牙,認為是野人土包。
年輕子弟喜歡漢人的姬妾,喜歡大明的服飾打扮,喜歡學大明的官話,這都是整個盛京的風尚所在,越來越多的女真年輕人不會射箭,甚至是不會騎馬,這反倒被認為是貴人的舉止。
當日間皇太極對這些事情頭疼之極,他知道,如果女真脫去了那種野蠻,那就變得**和散漫,他想盡了各種的方法來改變這種作風,可惜收效甚微,反倒是讓各旗的親貴子弟頗為的反感。
不過,皇太極的威信極高,這種處罰眾人還不敢如何反對,只能是背後說兩句罷了,而多爾袞成為攝政王之後,他要爭取各旗各方勢力的支援,對這種事情就不能管的太多,並且他沒有資格去約束別人,因為多爾就是盛京城內漢化的典範,一向是以這種風潮的首領。
所以這兩年,這些滿清的親貴子弟都是玩的太瘋了,老派的人物都是看不慣,每日間冷言冷語,可也無法改變什麼。
在沒有李孟的歷史上,八旗的軍隊在入關之後腐化墮落的極為厲害,如果沒有漢奸軍隊的支撐,他們根本無法奪取天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族群延續都是很難說,
可在崇禎十七年的七月,倒是有了少許的改變,有人開始在盛京約束這些親貴子弟無節制的奢侈行為了。
而做出這個約束的人正是這種奢侈漢化行為的代表人物,攝政王多爾,多爾袞以順治皇帝的名義頒佈了旨意,要求女真和蒙古八旗的子弟,在十四歲以上的必須要進行的弓馬和武技的考核。
如果考核不能合格,那就會被剝奪前程,削沒俸祿,如果各旗的不合格的親貴子弟太多,這個旗甚至會被剝奪人口牛錄。
剝奪人口牛錄,這是滿清之中最大的懲罰了,各個旗的強弱完全就是依靠旗丁的多少比較,剝奪該旗的人口牛錄,等於是砍了這些旗的命根子。
當年努爾哈赤圈禁舒爾哈齊,皇太極圈禁阿敏和莽古爾泰,都是剝奪削減了他們的旗丁牛錄,被認為是狠辣之極的手段。
這個旨意一發出來,盛京和遼陽各處都是大譁,各旗的親貴都以為攝政王是不是瘋了,就連在吉林和寧古塔那邊都有激烈的反饋。
不過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各旗的旗主都是明確的表示支援,不管和多爾有沒有矛盾,都是明確的表態,肅親王豪格、禮親王代善、回到盛京的鄭親王濟爾哈朗都是如此,並且派出自己的擺牙喇親兵協助執行。
實行了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