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我們也有特殊規定:‘故宮博物院的片紙隻字不能攜出神武門!’”
“我帶有法警,可以強制執行!”他說,擺出不客氣的神氣。
“我們故宮的警衛,可以扣押你!”我也只能針鋒相對了。
第三部分:崔鄭秘密勾串的經過高等法院官員駕到(3)
我們僵持了幾分鐘,僵得很。於是他又轉彎:“請示一下院長好不好?”
“我打個電話商量一下是可以的。”我說:“你請坐一下!”
於是我到辦公室去打電話,又同我們的法律顧問江翊雲商酌許久,江建議:讓他抄一份去。院長也同意了。我回到客廳準他照抄,這樣下臺了。
他又請求:要檢視一下帳目,這不是我的事了,我叫人去請了俞處長、會計科程科長來應付,我走了。
三個鐘頭以後,俞星樞來尋我,他非常惶急,說是:“程科長被帶走了,因為發現有600多元的帳目不符。”他已經報告了院長,並且李石曾先生也知道了此事。他們約定馬上到李先生家裡會商一下,所以來約我。
俞說:“我想不到有這樣嚴重!”
“600多元倒不算一回事”我說;“也許真是錯誤。即使是弊,也是會計負責”。
他說:“何以北大的帳目,多少年不報,也不做,毫無問題呢?”
“那是他們的運氣。”我答,我才知道了俞處長的作風是學有所本,不是胡塗。
我們同來到石曾先生家裡,在那裡的,已有吳稚暉、易寅村、李玄伯、星樞。石曾說:“我們到小湯山遊玩一下如何?”
知道要去商談,大家自然同意,於是,一起去到小湯山他的別墅。
四十、小湯山李、吳致函汪精衛
在小湯山,六個人住了一夜,朱檢察官來的突然,形跡奇怪,又不說誰是原告,大家互相商議這一案的動機與主持人,始終不能確定。當時的推論,一致都以南運問題為中心,必繫有人企圖阻止,由這一動作,當然側重到清室方面;清室方面現在主持何人呢?想到了第六區署長延庚??肅親王的外甥??李先生當時故意留著他監視我們自己的。於是得到一個結論:他們眼見我們搬到第五批,恐怕南運一空,於是聯合了各方反對派,如高友唐、周肇祥發動這一案來策劃一個陰謀,用這方法來破壞,大家都以為很對,尤其李、吳二老。
於是決定對策用李、吳二老出名密電蔣介石及行政院長汪精衛,大意是:
?
(上略)日寇進逼,北平形勢日亟,古物南遷,方第五批,頃有自稱最高法院檢察官朱樹森以天津高等法院介紹參觀函來院,而到院以後,調查文謄帳目,攜帶法警,傳集本院職員,臨時開庭偵訊,聲稱奉有密令,不肯宣示案由。恐系亡清餘孽,矇蔽最高法院,有意捏案控訴,以圖阻止古物南運。懇迅予徹查,並告最高法院勿為所蒙,以重文物續運。切盼!吳敬恆、李煜瀛叩。
第三部分:崔鄭秘密勾串的經過高等法院官員駕到(4)
我們第二天回平,電報已經發出去了。下午程星齡也回來了。朱樹森沒有再來。引起了我的思索,並且我有些懷疑昨天大家的揣測,似乎太空洞,不一定切合實際。我也是靈機一動忽然想到一條道路。
我想:朱樹森既來辦案,又如此神秘重大,他一定與南京最高法院隨時有電報往還,要在電報局方面去了解,或者可以得些線索。我正有一個朋友在郵電局管理電務,我因主編《故宮週刊》時常與各地專家學者讀者電報郵件聯絡,寄刊物,傳稿件,業務頻繁,關係密切。決定去同他商量。我見了他之後,將此事向他說了,要他設法。
“明電呢?”他說,“或者容易有辦法,恐怕是密電,那就束手了!”
“是的!”我說,“密電呢,當然作罷!”
“還有一層,”他說,“即使明電,要請您保證不公開,倘使憑此打起官司,您如何得到的呢?牽涉我的飯碗問題了,還恐怕有其他後患,我更受不了。請您原諒!”
“當然!”我說,“我決不要您受累。”
他答應:“且看機會。”
大約不過一日以後吧!機會來了,電報局送來一個電報到我家裡,外封寫著是“長安飯店,朱樹森先生”,電文是:
佳電緩辦,即查古物有停運否?俾轉政院勿藉案停運。張囑尹即來,費先籌給,程已保外否?並電覆!烈蒸。
原來此電是明電,並且送到長安飯店,可這位堂堂大檢查官已經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