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4/4 頁)
軍內部的
紛爭上,似也是必要之舉。
北伐軍於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一日攻克長沙,蔣氏於八月十二日由廣州趕到,與前方將領
商決第二步軍事計劃。當時唐生智主張分兩路進兵,一攻武漢,一攻江西①,唐氏這種主張,
用意似乎是著重在分別佔領地盤。即是他自己要佔領兩湖,作為發展的根據地,而希望蔣氏
攻佔江西,為進取東南各省的橋樑。蔣氏雖對攻取贛、閩,早已胸有成竹,但那時卻主張集
中兵力,先攻取武漢,將吳佩孚的勢力驅逐到武勝關以北之後,再行東進。也許這是蔣氏不
願唐生智自成一個局面之故。討論結果,蔣氏的意見雖然貫徹了,但此一軍事見解上的差異,
54/185
… Page 206…
《我的回憶》第二冊
也是蔣、唐間後來紛爭的起點。
北伐軍於八月二十二日攻克嶽州,乘勝向湖北進展,次第擊敗敵軍在汀泗橋、賀勝橋的
負隅頑抗之後,於八月三十一日進抵武昌城下。由於北伐軍缺乏炮兵,擔任攻城的第四軍屢
攻武昌城不克。渡過了長江的第八軍唐生智部卻於九月六日佔領了漢陽,七日佔領了漢口,
乘勝沿京漢路追擊敗敵—吳佩孚殘部;從此武昌成為被四面包圍的孤城。
在我到達漢口之前,蔣介石將軍鑑於武昌城之不易迅即攻下,亟欲乘勝向江西發展,乃
折回長沙,取道萍鄉入贛。湖北境內的軍事,交由唐生智指揮;政務則由總政治部主任鄧演
達負責處理。
武昌的能否迅速攻下,成為當時各方注意的焦點。我到達漢口的第二天,即繞道武昌的
上游地區,步行了整個上午,到前線去視察。葉挺的獨立團擔任圍攻武昌城的任務,他的團
部駐在武昌城南不數里的東湖,是武昌城內炮火射程所能達到的地點。我在火線上留連了一
個下半天,並在葉挺的團部裡住了一夜。葉團只有一門七五口徑的山炮,據葉挺告訴我,如
果他用這門炮向城內射擊,敵軍將會有更多的炮彈落在團部附近。北伐軍那架唯一的偵察機
常飛臨武昌城上空,城內卻有幾門高射炮向這架飛機射擊,在飛機的四周,出現著一朵朵的
黑煙圈。
我曾和葉挺團部的一些中共同志們舉行會議和分別談話。據他們告訴我,獨立團從五月
間進到湘南以後,先後曾經過八次重要戰役,雖有相當重大的傷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