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1/4 頁)
我們一致贊成蔡申熙的主張。陳昌浩和其他委員,建議派蔡申熙去接任紅四軍軍政治委
員,以收駕輕就熟之效;但蔡則以體力不逮為理由辭謝,並堅持由陳昌浩繼任。最後我表示
完全接納蔡申熙的意見,並說黨代表大會雖曾批評了曾鍾聖和許繼盛等,但因他們表示悔改,
仍任要職,黨對犯過錯誤的同志,並不貿然採取懲罰的態度是對的。蔡申熙愛護那些老同志,
也是應有的態度,而且他曾屢次函勸曾許等,放棄成見,遵守新集的決定,是以蔡同志毋庸
引咎。現在曾許竟到了公開反抗的地步,那是他們的執迷不悟,除了撤換以外,別無其他辦
法。
這次會議決定派陳昌浩為中央分局和軍委會的全權代表,趕往前線,處理這一事件,不
僅應制止渡江的行動,必要時刻將部隊撤回原有蘇區來。軍委會又命令陳昌浩繼曾鍾聖為紅
四軍軍政治委員,曾則調回新集;至於許繼盛等應否免職,有陳昌浩相機處理。除這些正式
的決定和命令外,我們還共同簽名寫了一封致各高階將領的信,鼓勵他們遵守黨的正確決定。
我也當場表示,一俟我能起床行動,當趕往前線,協助陳昌浩處理一切。
陳昌浩去了約一個星期,我不理會醫囑休養的勸告,力疾前往白雀園鄺繼勳師部,向那
裡的同志們說明這次曾許等行為的不當。鄺繼勳和他屬下的負責幹部,對於我們的決定,表
示熱烈的支援。同時沈澤民蔡申熙等,也在新集就這一件事向各方面加以說明,以期獲得多
數同志的支援。這正是“九一八”日本強佔東北的時候,我們這個小天地卻忙著處理內部可
能發生的危機。
不到幾天,陳昌浩由前線送來了急報,說明一切都已照軍委會命令順利執行,紅四軍全
部即經由英山金家寨開回白雀園休息整理,要我不必再帶病趕來前方。我因此就留在白雀園,
等候紅四軍的到來。
又過了兩三天,陳昌浩帶著一支先頭部隊,押送曾鍾聖和許繼盛回到白雀園。他向我報
告,他這次前方之行,不僅糾正了反黨的行動,而且破獲了反革命的陰謀案件。他為此驚奇、
興奮,覺得幸能及早發現,否則要鬧出大亂子。
陳昌浩敘述他花了五天功夫,趕了七八百里路程,到達駐在沂水的軍部,立即將中央分
局的決定和軍委會的命令向紅四軍的高階將領宣佈,獲得了以徐向前為首的高階將領們的完
全支援。曾鍾聖見大勢已去,只好表示服從,陳昌浩也就順利的接管了軍政治委員的職務。
這樣,黨的主張貫徹了,渡江南下的論調也被打消了。這是表示紅四軍中的黨的領導力量很
堅強。在這次爭論中,一般幹部,都能深明大義,尤以徐向前的立場堅定,起了領導作用。
陳昌浩接任軍政治委員後,立即進一步調查紅四軍的內部狀況。多數高階幹部認為曾鍾
聖的主張是錯了,但大體上還是忠實於黨;許繼盛和他少數親信的態度,卻有可疑之處;甚
至第十一師中有人傳說:“第十一師在渡江後,要脫離紅四軍另找出路。”徐向前等認為,第
十一師中多數幹部是擁護黨的,但許繼盛和他的少數親信的言行,應當徹底查究。
陳昌浩根據一些幹部的提議,執行軍政治委員的監察職權,親自率領少數政治工作人員,
39/166
… Page 376…
《我的回憶》第三冊
搜查第十一師師部。陳昌浩向我追述這一幕時,說他是提心吊膽的,深恐許繼盛會反抗。可
是當他到達十一師師部,宣佈要搜查的時候,多數師部人員表示服從,師部的唯一直屬部隊
特務連,更表示了欣然支援的態度,這使許繼盛嚇得面無人色,不敢有任何反抗。
第十一師師部有一個吳參謀,是人所共知的許繼盛的親信,平日與許一道冶遊,言行乖
謬,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個年輕的吳參謀自以為得著許師長的庇護,想不到有這次搜查,
是他沒有預先消滅證據的原因。陳昌浩就在他所保管的公文箱中,發現了私通敵人的證據,
主要是新近由白區來的兩封信和一份通訊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