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3/4 頁)
下幾百人了。再加上中央各
直屬部隊,總計約一萬人。而且所有的炮都丟光了,機關槍所剩無幾,又幾乎都是空筒子。
每枝步槍平均約五顆子彈(少的只有兩三顆,多的也不過上十顆罷了)。他覺得這些少的可憐
的子彈,只能作保槍之用了。他認為一方面軍奮鬥至此,要不是有四方面軍的策應,這次真
是走到絕路了。
朱德敘述一方面軍的遭遇,大為傷感。他想起了許多往事,說到八年前南昌暴動我們在
三河壩分手時①的情景,歷歷如在眼前。他追述那時的遭遇,一同打游擊的同志們在敵軍的
壓力之下,悲觀失望,逃亡甚多。最慘的時候他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個人,甚至這二十八個人
中還有人疑心他也會逃跑,因而放哨監視他。後來情形逐漸好轉,經過多年奮鬥,才造成了
一方面軍的局面,現在的情景,又與當年不相上下。可是他當年雖只剩下二十八個人,心情
卻是振奮的,現在人數雖較那時為多,但心情是鬱悶的。何況時移勢易,敵方力量遠較其八
年前為強。我們現在真是前途茫茫,能否殺出一條生路,化險為夷,還在未定之數。
他有說到這次長征中一方面軍能保持大部分的幹部是不幸中之幸,這似有沖淡了他悲觀
的心情。一方面軍在雲貴一帶,遭受敵軍追擊,儲存幹部是不容易的。但朱德等採取了堅持
保障幹部的方針,男女幹部受傷了,生病了,總是設法抬著走,甚至抽調戰鬥兵來抬他們。
這件事曾引起一般戰士的怨言,說上級不愛護戰士,沿途拋棄傷病兵,卻要抽調戰士來做轎
夫,抬那些要人們和他們的妻子。朱德認為不顧戰士的怨言,堅持儲存幹部的做法是有成績
的。現在一方面軍中,是幹部多士兵少,幹部甚至降兩級使用,如原任連長的現在任班長。
因而朱德覺得一方面軍雖只剩下一副骨架,卻是極可貴的。
朱德又談到中共中央的一些情況。他說道一九三一年八月間中共中央搬到瑞金以後,老
毛因受到批評不管事了。後來,毛對中央總表現出一些相左的意見,如反羅明右派路線,毛
是不高興的,尤其在軍事問題方面,在應付閩變(即福建人民政府事變)和反五次圍剿的時
候,老毛都提出過他自己的看法。到了長征以後,毛更批評中央軍事策略是錯誤的防禦路線。
他進而說道不必過於重視遵義會議。當時中央和一方面軍都處境艱危,老毛有許多不同
意見,也有正用得著的遊擊經驗,因而遵義會議把他捧出來負責,內部的爭論也就平息了。
他覺得現在最緊張的是軍事策略問題,即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應採何種軍事行動。(二方面
軍賀龍部第十軍的方誌敏部以及其他散在各蘇區的遊擊部隊,只有讓他們自己奮鬥了)。至於
中央工作的檢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前途究竟如何,這類政治問題,此時都無暇討論,朱
德這些話自然就是暗示我不要提到政治問題。
朱德以極興奮的心情,表述他對第四方面軍的觀感。他說到在他沒有看到四方面軍以前,
不敢作較高的評價,可是,看到以後,卻有說不出的高興。當他在懋功以南大路旁初次看見
第三十軍的時候,這支隊伍正透過他的面前,開往天全廬山方面,抵禦追軍。他們都身體矯
健精神飽滿,每個戰士都背有百顆左右的子彈,機關槍齊全,還有用驢馬拖得成箱的機關槍
子彈以及大大小小的迫擊炮。戰士們隱蔽敵機的動作和戰鬥行進的佇列等等,都使他深信這
是極具戰鬥力的勁旅。戰士們滿臉笑容,每個人眼中都充滿了對中央和第一方面軍的熱愛,
他們找一方面軍計程車兵攀談,並將他們背得乾糧,分給一方面軍的戰士。他們對穿得象火伕
頭的總司令,嚴肅的敬禮,熱烈的歡呼。他們滿口說的都是稱讚中央紅軍,高叫“歡迎中央
紅軍”、“擁護中共中央”、“擁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擁護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等口號,因
此,他和其他的中央同志們都異常興奮,喜出望外,認為四方面軍確是一支中共所領導的基
乾紅軍。
朱德通知我,當天上午九時在老毛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